收容動物有多少?不能只看在養量!
【無期徒刑的解方】系列四
記者 李娉婷/報導
為了因應零撲殺政策,在動保團體的推動下,今年1月起,農委會動物保護資訊網新增「公立動物收容處所可留容動物最大值」資訊,同時,每個月由公立收容所回報的「收容動物處理情形統計表」也加入當月動物在養隻數,讓社會大眾能清楚地得知收容所是否面臨爆量危機;儘管收容所已公開警戒值、進行收容動物總量管制,但在額滿之後,總會有還是需要收容的突發狀況,對此,公立收容所還有更彈性的因應措施嗎?
全台公立收容所在養狀況
縣市
最適收容量
11月底在養量
12月底在養量
1月中在養量
新北市
1865
1527
1450
1461
台北市
610
612
622
尚未彙整
台中市
500
420
468
402
台南市
700
762
879
797
高雄市
650
761
687
607
桃園市
340
427
468
479
宜蘭縣
330
373
418
410
新竹縣
32
87
65
44
苗栗縣
140
92
49
65
彰化縣
161
130
150
161
南投縣
300
348
272
尚未彙整
雲林縣
250
17
32
15
嘉義縣
110
168
86
85
屏東縣
160
126
122
尚未彙整
台東縣
240
(收容所整修)1
1
1
花蓮縣
100
98
77
100
澎湖縣
120
112
107
105
基隆市
150
110
94
尚未彙整
新竹市
120
180
139
128
嘉義市
32
66
58
尚未彙整
金門縣
80
95
23
25
連江縣
120
35
36
尚未彙整
總計
7110
6546
6303
尚未彙整
最適收容量取自動物保護資訊網,張毓靜、李娉婷/整理製表
雖然不是全部的收容所都已經達收容上限,但其實,有很多動物還沒有真正被領養,而是有合作的店家、動物醫院作為「認養站」分散收容量,舉例來說,新北市除了8個動物之家外,還有44個「愛心認養小棧」,可協助收容66隻動物;台中市則有18個「益起認養吧」友善商家認養站、委辦48家動物醫院中途收容、請民眾代養社會化不足犬隻的「孤狗家庭計畫」,在外代養的動物總計超過百隻。
「加上代養的動物數量,我們的收容狀態其實還是很緊張」台中市動保處說道。這樣的狀況,不止發生在新北市及台中市,許多縣市都有合作志工、在情況危急時協助先帶出犬貓,因此單看收容所數據,並不足以判斷收容動物的飽和程度,只是中途志工難以計數,而不論是詢問與公部門合作的志工、或是民間自行組織的團體,大多時候志工都會告訴你:我們沒有空間再收動物了。
而全台22縣市中,唯一沒有公立收容所的雲林縣,則是以「代養場」的方式因應爆量危機。雲林縣以每年委託15家動物醫院合作的方式安置流浪動物,收容上限只有150隻犬貓,雖然因為收容動物的空間與大眾貼近、加上近年來有民間團體協助,讓雲林縣的送養率相當漂亮,少有動物因為收容空間不足而被人道處理,但仍要為可能意外爆滿的狀況做準備,例如2015年12月時,雲林縣就曾從民間狗場緊急接出不當飼養的100隻狗,當時是靠著其他民間團體收容,才得以度過難關。
為了防範未然,雲林縣動植物防疫所在去年10月、11月時徵求「代養場」,將來會以每隻動物每月1000元的費用,委託民間辦理流浪動物代養收容、照護工作,並合作推廣認養,最終一共有4家民間單位申請、3家環境條件符合被錄取。雲林縣動植物防疫所第五課課長胡秋蘭表示,3家申請成功的單位都不是既有的民間狗場,而是為了協助代養而成立,比較像是公立收容所的延伸,最終的目標仍是將動物送養。
「我們一直認為,狗要走入家庭」胡秋蘭說,代養的動物同樣會在網路公告,代養場也需要像公立收容所一樣,開放民眾參觀認養、每隻動物的籠舍外都要有資料卡,此外,動植物防疫所會每個月前往查核,評估動物飼養狀況及停留時間是否合理,不會讓代養場越養越多動物、變成長照單位。
不論是擴展認養小站、徵求中途志工、甚至設立代養場,都是為了給動物更多進入家庭的機會,但從過往案例可以看出,現今最危險的未爆彈,是難以介入、監督的民間狗場:當狗場負責人不當飼養或是倒下時,動保機關該如何協助?公立收容所有能力負荷大量動物湧入嗎?這是零撲殺政策之後,動物收容體系的下一個大難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