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蛛」常樂 認識蜘蛛長知識
環境資訊中心 報導
原標題:「知蛛」常樂 特生中心邀民眾認識蜘蛛長知識
提到蜘蛛,民眾心中常有兩極的意見。給自己一個重新認識蜘蛛的機會,農委會特生中心年度大展今年度以「知蛛常樂-台灣蜘蛛」為題,20日即將開展,讓民眾徹底了解生活周邊的小生命精彩的一生,或能決定你對待牠的態度!
「蜘蛛看似距離人類很近,雖然常常看得到,卻對牠既熟悉又陌生。」農委會特有生物保育研究中心助理研究員羅英仁說,目前已知全世界的蜘蛛種類超過4萬多種,台灣約460種已記錄的蜘蛛種類,加上新紀錄及未命名的種類,可能達900多種,台灣最大型的蜘蛛,是長毛蛛以及人面蜘蛛。牠們廣泛棲息在樹林、草地、溪流、岩壁、建築物等各式各樣環境,也發展出各種不同的生活方式,無論是巢穴的形式、結網的類型、形態構造都大不相同。
攝影:廖靜蕙" src="/sites/default/files/imce/user/user22951/31902906350_2907ef9679_z.jpg" style="width: 600px; height: 450px;" />
此次特展將細數蜘蛛外觀,例如眼睛排列的方式、吐絲的器官絲疣的構造,因為絲疣構造的差異,結網的形式也不同。雖然所有蜘蛛幾乎都會吐絲,卻不一定結網。
那麼,蜘蛛又是怎麼求偶、繁殖下一代呢?雄性蜘蛛求偶的方式非常多樣,會透過很多儀式獲得異性的青睞,例如跳舞、打包食物,各式各樣的方式。例如孔雀跳蛛,就會舉起前腳,秀出身體的美麗色彩;和螳螂類似的是在交配過程,雌性也會把雄性吃掉。
雖然蜘蛛女或許是恐怖情人,但絕對是好媽媽,子代孵出來之後,都會盡責照顧,顛覆人們對蜘蛛邪惡形象的想法。
特展也將展出東海大學生科系教授卓逸民多年研究蜘蛛的成果,以普通科學的方式,讓民眾了解不同環境中出現的蜘蛛、行為生態以及野外的蜘蛛謀生技能。在「賣弄色相的高手」解答蜘蛛身上色彩斑斕的目的,原來這是誘引獵物的方式。
「蜘蛛會吃昆蟲,對獵物而言,鮮豔的色彩可能誤以為是花朵,不自覺地想靠近。」有些蜘蛛可能在網子周圍結奇特的網子,這些網子有何用途,說法很多,隱藏或吸引獵物的效果。……(閱讀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