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護野生動物 嘉明湖步道關閉3個月

記者 李娉婷/報導

嘉明湖有「天使的眼淚」之稱,是台灣第二高的高山湖泊,長年吸引大量遊客前往探索美景,但同時也將垃圾及廚餘帶入了山林,導致台灣黑熊頻頻到山屋覓食、影響其自然習性,為了減少對生態的衝擊,嘉明湖國家步道今(5)日起開始進入3個月的「靜山期」,至3月31日止嘉明湖國家步道、向陽山屋、嘉明湖山屋及嘉明湖營地全線封閉,讓自然生態與野生動物能休養生息!

嘉明湖國家步道自今日起關閉3個月。 李娉婷/攝

嘉明湖國家步道除了聲名遠播的嘉明湖外,還有三叉山、向陽山兩座百岳,是台灣最熱門的登山步道之一,往年每逢假日,總有大量遊客密集進入,但部分遊客離開後,卻在山屋周邊留下了垃圾與廚餘,影響環境外,還吸引了黑熊前來覓食,據林務局台東林區管理處(以下簡稱台東林管處)統計,2013年台灣黑熊在登山口至向陽山屋之間被目擊2次、2014年被目擊3次、2015年被目擊4次,到了2016年更是誇張,有10次的黑熊目擊記錄!

為了減少對生態的衝擊,嘉明湖國家步道自2016年起就開始進行遊客總量管制,每日只核准開放176人進入,並實施每年3個月的靜山期,但垃圾量卻未減少:2016年上半年,儘管嘉明湖國家步道已關閉3個月,但至6月時卻仍有10次的台灣黑熊目擊紀錄,且都集中在向陽山屋,為此,去年7月時向陽山屋還緊急暫停開放2個月,將內外廚餘徹底清理乾淨,避免黑熊前來覓食。

台東林管處在向陽山屋增加告示,提醒遊客妥善處理垃圾及廚餘。 李娉婷/攝

據台灣黑熊保育協會資料黑熊雖是台灣最大型的食肉目動物,但其實,黑熊是標準的雜食性動物,野外的黑熊超過80%的食物來自於植物,且牠們是「機會主義覓食者」,聰明的黑熊能在各種環境中以最短的時間攝取到最大的能量;而甜食對於黑熊,則具有難以抗拒的魔力。由此看來,人類的食物對於黑熊而言,確實存在「致命的吸引力」,令黑熊難以戒斷。

2014年時,一隻台灣黑熊的屍體在向陽山屋旁山溝下被發現。 台灣動物新聞網資料照(台東林管處/提供)

進入嘉明湖國家步道之前,台東林管處管理員會一再向遊客宣導落實「無痕山林」行動,不要將任何物品留在山上,包括許多人誤以為可以直接「回歸自然」的廚餘,儘管如此,清潔團隊仍能在步道沿路發現散落的垃圾,台東林管處指出,遊客量減少雖已分散對環境衝擊,但仍有廚餘被隨意傾倒山屋周邊,吸引黑熊進入山屋覓食,讓遊客及黑熊都造成危險。為此,台東林管處已在於山屋周邊裝設紅外線攝影機監測,也擬訂台灣黑熊注意事項,讓遊客認識黑熊的生態習性,避免遊客隨意傾倒廚餘。

嘉明湖國家步道的靜山期自1月5日至3月31日止,期間沿途包含向陽山屋、嘉明湖山屋及嘉明湖營地將全線封閉,位於向陽森林遊樂區旁的向陽營地則正常開放提供申請。

遇到黑熊怎麼辦?

別再相信沒有根據的說法了!裝死、爬上樹、快速跑開都是不正確的反應,黑熊有吃腐肉的習性,裝成死屍反而有危險;黑熊有爬樹能力,爬到樹上躲避也沒用;快速移動則會引起黑熊注意,甚至對牠們來說是種威脅行為,也會讓自己陷入可能的危險當中,緩慢地離開牠們的視線範圍,才是最正確的作法。

 

 

此外,有些民眾在山上巧遇黑熊會相當興奮、拍照上傳,但台東林管處管理員表示,刻意地靠近拍照,可能會讓黑熊感受到危險而反擊,而上傳照片則可能會引來「賞熊大隊」,導致部分民眾為了看熊上山,因此若是在野外遇到黑熊,將緣分放在心中才是對彼此最好的做法。

所屬專案: 
本系統已提升網路傳輸加密等級,IE8及以下版本將無法支援。為維護網路交易安全性,請升級或更換至右列其他瀏覽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