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兒好聰慧 向人求助會眼鼻並用

特約編譯 小陸/譯寫

神戶大學國際文化學研究所山本真也副教授等人刊載於《動物認知》的最新研究發現,馬遇到自己無法解決的問題時,會運用視覺及觸覺訊號向人類尋求協助。此外,牠們也會依據人類對問題的瞭解程度,來改變其求助行為。

神戶大學的研究顯示,馬在與人類的溝通上具有高度社會認知能力。 取自Flickr_Moyan Brenn

對動物來說,理解其他個體狀態,取得食物藏匿地點及競爭者的資訊,將有助於其生存。與人類親緣關係最接近的黑猩猩,就特別擅長這種理解他人的認知能力過去的研究顯示,黑猩猩能夠理解其他同類的注意狀態(正在看或沒在看),並由該注意狀態判斷對方的知識狀態(知道或不知道)。

近年亦有研究發現,跟人類關係親密的伴侶動物,在與人類的溝通上具有高度社會認知能力。例如狗兒可以從人類的各種手勢及表情,理解人類所處狀態。研究者認為,這種能力可能是在馴養過程中習得。

馬向人類求助的樣子。 取自《朝日新聞》

馬兒約從6000年前被人類馴養,從載貨、代步的役用動物到伴侶動物,對人類社會貢獻良多。過去的研究顯示馬可以理解人類表情,亦能從外貌或聲音來辨識人類。這次,神戶大學的研究團隊則在該校馬術部的8匹馬及學生協助下,觀察牠們遭遇困難時會採取何種行動。

首先,研究團隊請學生在馬搆不到的水桶內放置胡蘿蔔後離去。接著,當未目睹該過程的飼養員前來時,馬就走近飼養員,或是長時間凝視,或是以鼻子觸碰對方。跟水桶內沒有胡蘿蔔的時候相比,馬在有胡蘿蔔時出現更多凝視與觸碰行為。研究團隊認為那是傳達「希望飼養員幫忙拿飼料」的求助行為。

馬無法自行取得胡蘿蔔時,就會向站在放牧場外的飼養員發送 a) 輕推(觸覺)或 b) 凝視(視覺)訊號。 取自神戶大學

研究團隊進一步比較飼養員在場目睹胡蘿蔔被放進水桶,以及未目睹該過程的差異。結果發現飼養員不曉得水桶裡有胡蘿蔔時,馬將更加積極地發送視覺和觸覺訊號,試圖引起飼養員的注意;換言之,牠們不但懂得向人類尋求協助,還能判斷飼養員是否知道飼料存在,並依此改變自身的求助行為。

 

所屬專案: 
本系統已提升網路傳輸加密等級,IE8及以下版本將無法支援。為維護網路交易安全性,請升級或更換至右列其他瀏覽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