滅鼠半世紀 老鼠未除 毒死鳥獸

記者 李娉婷/報導

高雄市野鳥學會21日召開記者會,公布旗山山區一隻死亡草鴞的檢驗報告,指出草鴞體內含有3種滅鼠藥,其中2種濃度達致死標準──台灣官方推動鼠害防治計畫超過半世紀[1],其中使用滅鼠藥成本便宜、安置容易、藥效快,被認為是最「經濟實惠」的方法,但毒性在環境中的累積,同時也大量危害到其他動物。

從生態角度往往難以說服大眾進行改變,面對滅鼠藥使用習慣,我們更應該問的是:用藥真的能防治鼠害嗎?若是停用,會對民眾健康、公共衛生、疫病防治造成危害嗎?

被驗出體內含有大量滅鼠藥殘留的死亡草鴞。 高雄市野鳥學會/提供(曾志成/攝)

記者會中,農委會動植物防疫檢疫局(以下簡稱防檢局)副局長馮海東指出,過去防檢局舉辦「滅鼠週」活動,全台在同一時間大量投藥滅鼠,雖然短時間內效果顯著,但老鼠繁殖力強,後續調查發現,牠們的族群數量在3到6個月後就能恢復,因此自104年開始,防檢局停辦滅鼠週活動,並自今年起停止滅鼠藥補助、與保育單位合作製作文宣,向農民宣導不要依賴滅鼠藥,改使用生物防治或傳統的捕鼠籠移除。

至於受鼠害影響大的作物,馮海東建議農民根據作物的生長週期,在如種植、結穗等特定成長時段再投放滅鼠藥,會比鋪天蓋地的投毒來的有效。此外,馮海東表示,國內已有在研發不會造成二次中毒的滅鼠藥。

不過,積習難改,更何況政府單位間的政策還不同調!儘管中央單位的防檢局已經宣布停辦滅鼠週,但各地地方政府的環保、農業單位,仍沒有停止滅鼠藥發放政策,查詢今年與滅鼠藥相關的新聞,「滅鼠藥要不到?北市環局:有求必供」、「台中市滅鼠週將啟動 環保局提出防鼠3不策略」、「石虎保育vs.滅鼠投藥 議員論戰」等在在顯示,只要民眾有需求,政府還是會盡力提供毒藥讓民眾投放,不論其防治效果及後續影響。

都市地區的鼠患源自環境衛生問題。 台灣動物新聞網資料照(蕭士塔/攝)

此外,「農地鼠」及「都市鼠」的防治也應分開來看,但目前台灣不論是農業或是環保單位,做法卻相當統一,除了宣導、呼籲外,具體的防治行動都是發放滅鼠藥,如高雄市環保局今年因為漢他病毒問題廣發滅鼠藥,鼠害防治計畫經歷數十年,台灣竟還只能用「老祖宗的方法」,使用過時的滅鼠藥、過時的方式防疫,而牽涉到疾病問題,若不能提出其他具體作法,該如何要求民眾擺脫對滅鼠藥的依賴?

漢他病毒由溝鼠傳播,族群在都市區域活動,屏東科技大學野生動物保育研究所助理教授陳貞志指出,野生動物都有領域性,滅鼠過後,短時間內看似有效,但若該地產生鼠害的原因沒解決,空缺出來的領域可能會讓新的族群進入,反而導致了疾病的傳播。

許多野生動物以老鼠為食,圖為高雄市野鳥學會監測的一草鴞家庭,親鳥帶鼠回巢哺育幼鳥,若是老鼠體內有滅鼠藥殘留,草鴞一家都會受到影響,而老鼠生活史短,再繁殖的速度很快,草鴞則難以恢復。 <a  data-cke-saved-href=影片截圖" src="/sites/default/files/imce/admin/user4395/ying_pian_xie_qu_.jpg" style="border-width: 0px; border-style: solid; width: 600px; height: 338px;" />

陳貞志說,台灣長期使用滅鼠藥,卻從來沒有人評估過是否真的能控制鼠患,事實上有更多證據指出,用藥物控制害蟲,長遠來看反而會讓狀況惡化:藥物沒有選擇性,投放環境中的動物都有可能受害,最終往往是導致目標動物的天敵消失,讓問題更嚴峻,就像去年台南、高雄兩地的登革熱疫情,噴藥的同時也把蚊子的天敵殺死,住家積水問題還在,造成蚊子密度比用藥前更高。

「不是完全不能使用滅鼠藥,而是在一些鼠害嚴重的重點區域,如何精準用藥、用藥後如何避免新族群遷入等問題,都沒有被考慮」陳貞志說道。

此外,藥物沒有與時俱進,也是嚴重的問題,目前台灣市面上的滅鼠藥多為第二代抗凝血劑,會殘留在死亡動物體內,並經由食物鏈危害其他動物,高雄市野鳥學會總幹事林昆海表示,國外已研發出以維生素D3[2]、纖維素[3](如EradiRat®、EradiMouse®)製成的滅鼠藥劑,使用上都沒有二次中毒的疑慮,但台灣卻仍大量使用傳統毒藥,沒有訂出引進、替換成新藥的時程。林昆海補充說明,近來歐盟剛投資了一個以雷射光防止動物進入農地的技術,甚至不用殺死老鼠,避免影響到生態中其他掠食者。

屏科大鳥類生態研究室也提出同樣的觀點,並表示除了藥物,國外也有研發自動殺鼠器電擊裝置,物理性的滅鼠裝置同時也在進步,比傳統捕鼠籠更方便,國內應多引進或投入研發,而不是完全依賴投藥;若非要投藥,也應遵守減量使用、隱藏擺放、移除屍體三項原則。

市面上滅鼠藥皆為二代抗凝血劑,作用機制為抑制維他命K代謝,影響凝血因子的製造、進而造成凝血功能異常,產生內臟出血狀況。 屏科大鳥類生態研究室/提供

生物防治固然美好,但許多人已習慣使用快速的方式解決問題,而沒有提供新的選擇而要民眾走「回頭路」,使用非毒害的傳統方法滅鼠,也難以令大眾信服,舉例而言,不是所有農民的體力及耕作狀況都能負擔使用捕鼠籠後移除,由此看來,台灣超過半世紀的鼠害防治,仍空有眼光、卻沒有進行足夠投資。



[1]自民國59年起,台灣展開「全國滅鼠週」前身的「鼠害防治六年計劃」,劇毒農藥與毒鼠藥開始被大量使用,民國68年,時任行政院長孫運璿指示成立滅鼠工作小組,整合衛生及環保單位,選定秋末作物收割後(約10月底至11月初)進行「滅鼠週」,直到去(104)年,因為毒鼠藥對於保育類猛禽的危害,農委會動植物防疫檢疫局(以下簡稱防檢局)才停辦實施了30多年的全國滅鼠週,改由農民自主管理,避免單一時間大量投藥,並自今年起取消滅鼠藥的補助。

[2]以維生素D3作為滅鼠劑的作法1984年就在美國被註冊,高劑量的維生素D3可使老鼠血液中的鈣含量急遽上升,影響中樞神經系統、肌肉、胃腸道、心血管系統以及腎臟。

[3]作用機制為鼠隻連續取食餌劑後,餌劑中大量的纖維素造成大腸及盲腸阻塞、壞死,小腸黏膜產生漿液性出血及壞死,無法吸收水份及養份,而使體重急速下降達20%及產生腸梭菌腸炎(clostridia enterotoxaemia)而死亡。(鼠類危害及防除技術研討會專刊

 

所屬專案: 
本系統已提升網路傳輸加密等級,IE8及以下版本將無法支援。為維護網路交易安全性,請升級或更換至右列其他瀏覽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