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縣市做不到零撲殺?問題大了

記者 呂幼綸/報導

行政院今(15)日上午舉行第3527次會議和院會後記者會,之後各媒體發出新聞稿,指出農委會主委曹啟鴻表示,明年「能達到零撲殺的僅3個縣市,有7個縣市沒有困難,以後則會面臨困難;另外有12個縣市明確表態做不到。」此時出現這種訊息,意謂行政院要替「零撲殺」政策踩煞車嗎?

今天上午媒體陸續刊出12縣市明確表態,明年2月4日後無法做到零撲殺的相關報導。 三立新聞截圖

記者急電農委會動物保護科查詢詳情,動保科科長江文全表示,全程陪同主委參與院會和記者會,應是問答時間有限,發生了錯失。

江文全說,主委今天在院會中報告「因應動物收容處所停止人道處理之調整措施」,在記者會中則引用動保科今年 9月發出的自評表調查結果,自評表中有「流浪狗族群的控制」項目,而全台22縣市中僅有新北、高雄和台東市3個縣市自評已能完全做到;而有新竹縣、苗栗縣、彰化縣、南投縣、雲林縣、嘉義縣、屏東縣、花蓮縣、澎湖縣、新竹市、嘉義市及金門等12個縣市自評無法做到。

江文全表示,把「流浪狗族群的控制」自評結果,誤為是「零撲殺」的自評,才會發生錯誤的報導內容,農委會正在規畫發出新聞稿澄清。而他一再強調,公立收容所停止人道處理已經立法,不可能喊停,零撲殺政策一定如期實施,而為了保障收容品質,明年元月中將公告各收容所的最適收容量,並訂出預警量,讓收容所避免超收爆量。

農委會主委曹啟鴻在面對記者詢問,各縣市如何評估零撲殺時,回答有12個縣市確實表示很難執行。  行政院影音快遞截圖

他並強調,對於12個自認無法控制流浪狗數量的縣市,以及缺乏資源的農業縣市,農委會都會給予協助和投入資源。

行政院今天也公告了「零撲殺」的相關措施,提出5大對應作法:

1、快速有效減少收容動物來源。把絕育率從48%提高至55%。

2、有效提升收容空間周轉利用率。認養率由105年之75%提升至106年目標80%以上。

3、建立動物收容數量預警系統。建立預警管理模式,收容量達臨界值該收容所即需暫停接收動物。

4、收容管理落實動物福利與專業。對已處痛苦狀況下之動物仍應依法執行人道處理,以維護動物生命尊嚴與品質。

5、提升民間動物收容量能與品質。建置有力之民間永續支援體系,使民間動物收容與政府動物收容互為合作。

而從記者會的實況錄影中,可以發現即使是跑行政院路線的記者,也十分關切零撲殺政策,先後有4位記者提問,曹啟鴻在講到源頭管理時也數度說出TNVR,至於誤會發生的原因,應是當一位女記者提問「有多少縣市明年可達到零撲殺,多少是有問題的?」,曹啟鴻直接回覆「毫無困難的有3個縣市,7個縣市明年沒有困難、接下來會有困難,12個縣市確實相當困難。」

至記者截稿時間,尚未看到農委會的澄清稿,但在距離明年2月4日所剩時間不多的情況下,仍有過半縣市對處理流浪狗問題態度遲疑,也真讓人嚇出一身冷汗。

截稿後消息 : 傍晚近6點,農委會發出標題為「動物收容所零撲殺 農委會全力協助地方落實」的新聞稿。

看行政院完整版「因應動物收容處所停止人道處理之調整措施」

看行政院院會後記者會

所屬專案: 
本系統已提升網路傳輸加密等級,IE8及以下版本將無法支援。為維護網路交易安全性,請升級或更換至右列其他瀏覽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