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強保育減少路殺 紐為企鵝建隧道
記者 黃靖雅/報導
近年,台灣保育類動物慘死輪下的悲劇,一直未能有效減少,開發和保育間的戰爭不斷激化社會輿論。別的國家又是怎麼保護野生動物的呢?位於紐西蘭南島的奧瑪魯(Oamaru)小鎮就為當地的小藍企鵝建立了地下通道!
Oamaru Blue Penguin Colony" src="/sites/default/files/imce/admin/user2111/d2170711.jpg" style="width: 600px; height: 327px;" />
小藍企鵝是世界上體型最小的企鵝,又有神仙企鵝的別稱,牠們身高只有2、30公分,體重約1公斤,原產於紐西蘭和南澳大利亞。小藍企鵝的族群本就已經逐漸減少,而奧瑪魯小鎮的車流、人、狗,更是大幅增加了小藍企鵝過馬路的風險。
然而小藍企鵝又非過馬路不可。在夏季的夜晚,奧瑪魯的小藍企鵝被迫穿越繁忙的海港交通要道,往返海邊和築巢處,以獲取食物餵飽巢中的小企鵝。
事實上,小藍企鵝成群結隊到海邊捕魚,又搖頭晃腦地帶著漁獲回家的奇景,也是車流量增加的一項主因。許多民眾衝著小藍企鵝前來「朝聖」,但車燈、照相機的閃光燈,更加干擾了小藍企鵝,常使牠們在過馬路時被撞死。
當局認為不該放任事態繼續惡化,因此決定為小藍企鵝建造一條安全的隧道。
奧瑪魯小鎮花了三週建成企鵝隧道,從隧道中架設的攝影機中可以發現,小藍企鵝在引導下使用幾次隧道後,就自然而然地學會了充分利用這條更加安全的路,每晚最多有20隻企鵝通過隧道。
Oamaru Blue Penguin Colony" src="/sites/default/files/imce/admin/user2111/12345544_920980994656167_6966028572710442610_n.jpg" style="border-width: 0px; border-style: solid; width: 600px; height: 400px;" />
一開始決定建設地下隧道時,也有當地居民對此決議不甚滿意,反對者認為,一旦小藍企鵝開始使用地下隧道,人們就再也無法觀賞小藍企鵝過馬路的奇景。好消息是,隧道建成後,人們其實還是能觀賞到牠們。當地的研究學者認為,這是一項保育和觀光兼顧的成功典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