蓋不成收容所 雲林縣推代養方案
記者 李娉婷/報導
距離零撲殺(零安樂)政策明年2月4日全面實施,已不到90天,各縣市公立收容所無不嚴陣以待、紛紛推行新制…….
當各縣市紛紛在擴建收容所時,作為全台唯一沒有公立收容所縣市的雲林縣,在種種條件限制下,因應新政上路的方式也較為特別──雲林縣政府近來發布了新公告,將以每隻動物一個月1000元的費用委託民間單位代為中途犬貓,歡迎雲林縣內合格立案的團體提出申請,申請至11日截止,專案將自明年1月1日開始實施。
雲林縣流浪動物認養公告 - Unofficial" src="/sites/default/files/imce/admin/user4395/14883629_1508471402513445_1958253972913272353_o.jpg" style="width: 600px; height: 400px;" />
雲林縣每年以委託15家動物醫院合作的方式安置流浪動物,收容上限只有150隻犬貓,雖然雲林縣動植物防疫所在1年半前就已覓得一塊適合的土地,並在今年完成規劃及經費評估,準備興建收容所,但地方反對聲音過大,導致興建計畫遲遲無法繼續。
雲林縣動植物防疫所課長胡秋蘭表示,雲林縣將新動物收容所規劃為教育園區,與其他縣市選定收容所位置時的「避鄰」傾向不同,選在了一塊交通便利、民眾容易到達的土地,且距離住宅區只有600公尺,但也因為這樣的「親鄰」特性,反對的聲音也更大,「大眾對收容所的觀感還停留在髒亂、被垃圾圍繞的既定印象裡」。
雲林縣流浪動物認養公告 - Unofficial" src="/sites/default/files/imce/admin/user4395/14853065_1508471509180101_7730283330793753699_o.jpg" style="width: 600px; height: 400px;" />
收容所興建計畫停擺,零安樂政策實施卻在逼近中,為此,雲林縣政府推出「街犬貓委託民間代養收容專案」,胡秋蘭說明,委託15間動物醫院收容照顧的專案仍會繼續實行,12天後若是動物醫院收容空間不足,就會將動物施打晶片、疫苗及絕育後轉交給民間代養,而代養場的性質就像「中途之家」,還是需要繼續推動犬貓認養,並非民間狗場長期收容的形式。
以目前的收容狀態,雲林縣動植物防疫所評估不會有太多動物要代養──自2015年起,雲林縣關懷動物協會就持續協助動植物防疫所送養犬貓,讓雲林縣的人道處理率大幅下降,今年1到9月,雲林縣的人道處理率只有2%(42隻犬貓),所內死亡率也僅有0.2%(4隻犬貓)。
雲林縣流浪動物認養公告 - Unofficial" src="/sites/default/files/imce/admin/user4395/10157194_847285261965399_1182664953_n.jpg" style="border-width: 0px; border-style: solid; width: 600px; height: 222px;" />
胡秋蘭表示,除了成為代養場前的是否為雲林縣的合法立案團體、代養場所是否在雲林縣、空間可以代養多少動物等評估外,專案啟動後動植物防疫所每個月都會前往代養場查核,評估動物飼養狀況及停留時間是否合理,飼養期限有彈性,且代養場要「有出」才會開放「再進」,不會讓代養場動物越養越多、變成領錢的收容所。
※代養場申請至11日截止,每隻動物每月給付1000元的委託費,條件及需準備的文件請見雲林縣動植物防疫所公務公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