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北認養率達9成 數字真實嗎?
記者 李娉婷/報導
中央的零撲殺(零安樂)政策還明年2月7日才上路,但已有台南市、新北市等地率先實施,各地因應政策的方式大同小異,無非是絕育流浪動物以減少入所量,再努力提升認養率,但這樣的方式能發揮多大的成效?實施零安樂政策已有1年半的新北市動保處,近來就宣布今年的認養率超過9成,為歷年新高,在精準捕捉政策下,進入收容所的狗也少了許多。

新北市動保處表示,為了增加認養率,除了一般認養外,新北市還有每月一次的「毛寶貝幸福走秀認養趴」及毛寶貝工作犬訓練、毛寶貝伴讀犬、榮民之家陪伴犬等認養方案,不斷為流浪狗找出路,並走進校園及社區進行生命教育推廣,今年統計至10月16日止,認養率已經達到了94.35%,達到了歷年來的新高。
不過,也有不少人會認為這樣漂亮的數字裡,一定有許多是「大量領養」,對此,新北市動保處處長陳淵泉說明,來大量領養的民眾,一次會帶走的狗數不一定,20幾隻到5、60隻都有,今年加總起來約走400-500隻,在送出的7000多隻貓狗中,其實占比不高,只有7%左右,並非外界想像的「一定大部分都是送往狗場」。

陳淵泉另提到,送養率高,有部分原因也是因為入所數量降低,去年全年有1萬多隻動物入所,今年統計至10月才7000多隻,下降了不少。此外,陳淵泉也對新北市目前的民間狗場數量進行說明,指出目前新北市約有12間狗場,飼養的犬隻總數約6000多隻,數量也不少,雖然還沒一一盤點,但動保處有針對一些狗場提供消毒水、預防針等協助,不會因為是私人狗場就完全不理會。
在大力推廣認養之餘,新北市還實施了「毛寶貝飼養認證卡」制度,動保處表示,飼養認證卡讓認養不僅僅是把貓狗帶離動物之家而已,能讓認養人更了解飼主責任及如何照顧、對待動物──在動物之家,有些貓狗從未與人真正相處過、甚至曾經被人類傷害或拋棄,除了憐憫之心,還要有更多的耐心,才能讓牠們融入新環境、新家庭。

新北市動物之家在認養後會抽樣做電話訪查,新北市動保處也呼籲飼主們配合電話訪查;還沒認養的民眾,也可以抽空到新北市的8處動物之家參訪,相信一定能找到家庭中一直缺少的那個貼心又溫暖的小可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