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貓保母 日以繼夜不嫌苦
記者 蕭士塔/台南報導
台南市動保處善化動物之家獸醫師張佳玲、動物管制隊隊員黃美芳,多年來哺育未離乳幼犬貓,除了上班時間餵養,下班也得帶回家,半夜犧牲睡眠餵奶多次,曾有同時哺育15隻幼貓的紀錄,非常辛苦。
每年貓的繁殖旺季,動物之家人員就開始煩惱又要收容未離乳的幼貓,牠們大都是民眾看到被母貓「遺棄」的幼貓,覺得可憐而捕捉送到動物之家。儘管動物處頻頻透過宣導告訴民眾,母貓不在現場並不代表是遺棄了幼貓,可能是去獵捕覓食,一段時間就會回窩,但成效不大,還是一窩窩地送進動物之家。
張佳玲在善化動物之家服務多年,工作繁重之餘仍要哺育幼貓,尤其剛出生尚未開眼的幼貓,兩三小時就餵一次奶,101年黃美芳進入動物管制隊服務才分擔哺育的工作,目前張佳玲只養幼貓,黃美芳除犬貓以外,還養過幼山羊、松鼠。張佳玲說,零安樂死政策施行後,哺育幼犬貓的工作更繁重了。
最累的工作是夜間必須起床餵奶,張佳玲小姑獨處,可以全心全力照顧帶回家的幼貓,黃美芳下班後有家事要忙,一開始家人抱怨連連,好在兩個小孩也喜歡動物,現在會主動幫忙。
兩人全力投入哺育,市售的動物奶粉也很方便,可惜幼雛育成率還是不高,有3、4成就很高興了,大都是感染而死,因為沒有吸食母乳缺乏抗體,比較之下,幼貓的夭折率比幼犬高。
因此兩人也想辦法將幼貓交給收容所正在哺乳的母貓哺育,可惜多數母貓會抗拒甚至咬死幼貓,成功託孤的機率只有兩成,重任還是落在人工哺育,要養到能吃硬飼料,才能正式開放認養。
幼貓收容旺季時,可能一天送進兩三窩,只好合併成班一起哺育,最多曾一次餵養15隻,7、8隻則是常有的事。兩人的住家離辦公室不遠,多數職工都騎機車上下班較方便省錢,張佳玲與黃美芳只能開車載一群幼犬貓回家,隔天再載到辦公室。
工作辛苦,看到哺育成功的幼犬貓即將被認養找到新家,是兩名幼雛保母最感欣慰的事,根據她們的經驗,人工哺育的幼貓長大後較親人,在善化動物之家領養親人的貓咪時,別忘了感謝她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