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熊之死 台灣保育的希望在哪裡?
特約記者 瑭芯/報導
日前,一隻台灣黑熊被發現曝屍在花蓮縣台30線5K下方,卓溪鄉南安瀑布旁的拉庫拉庫溪床。保七、林務局,接獲通報後動員東里消防隊員以救生艇涉溪,將黑熊遺體拉上橡皮艇,並連夜送屏東科技大學鑑定死因。

發現黑熊遺體的是南安部落布農族頭目賴金德,他說當天上山工作行經南安瀑布附近道路時,發現溪床上有一個黑黑的東西,原本以為是山豬,特別回家拿望遠鏡來確認,竟發現有腳掌,心想「可能是黑熊」,且見牠沒有任何動靜,於是通報保七總隊、林務局及鄉公所;他難過的說,發現黑熊卻已死亡,而左前腳的斷掌,猜測是過溪時出了意外!
林務局花蓮林管處表示,這頭台灣黑熊遺體是23日在台30線5K下方的拉庫拉庫溪床被發現的,也派獸醫前往查看,初步檢查是成年個體,左前肢斷掌,右前肢大拇指斷趾,都是舊傷,推測是非法獸鋏或套索造成;其餘,大體上沒有外傷,當天即連夜送往屏科大進行化驗。

黃美秀表示,台灣黑熊遺體經斷層掃描,身上無致命外傷。經解剖後,胃部有食物,肺部無進水,因此死因排除外傷出血過多以及餓死或溺斃;屏科大已採集檢體化驗,檢查有無病毒及毒物反應,盡快釐清黑熊死因。
黃美秀說這是她見過最慘的斷掌再斷趾的成年母熊,重57公斤,145公分。曾有繁殖紀錄,3對乳頭有2對顯示曾哺乳過;左前肢腳掌斷,右前肢第5指斷,也顯示落難前至少誤中陷阱2次。另外,由牙齒齒式完好度判定此熊應為青壯年期,初估約10歲,一般野外存活約25-30歲。

自1996年因博士論文開始研究台灣黑熊,並親自捕捉繫放15隻台灣黑熊的黃美秀表示,其中就有9隻斷手斷腳,包括陳屍向陽山屋的公熊LON;這兩三年,她再度啟動人造衛星追蹤計畫,加上這次個案,迄今接觸過近30頭野外的台灣黑熊,斷掌或斷趾的比例高達54%!
「要我說多久,大家才願意面對並處理『陷阱的議題』。難道就因為人可能不是故意,就可以說熊必須忍受這些痛苦,甚或滅絕嗎?因為沒有選擇性,所以我堅決反對使用陷阱,包括吊索和鐵鋏,起碼當前這些現代化的陷阱依然仍是瀕臨絕種的台灣黑熊和石虎的關鍵死因之際。」黃美秀難過地說台灣黑熊都已經是瀕危物種了,而政府積極保育瀕危物種的行動在哪?2個月內橫屍山林的2母熊皆斷掌,ㄧ老死,ㄧ待查 ;台灣還有多少熊禁得起這般折騰。

黃美秀為黑熊保育議題至少6次以上前往立法院,「臺灣黑熊保育行動綱領, 2012」,甚至為此而上過總統府陳情。因而再次呼籲,「您真的不會單純地只有認為陷阱會造成傷殘吧,不會吧?沒有人知道多少動物是活活地死在陷阱上的呀!陷阱同時也持續著危害其他稀有的物種,如石虎。」短短的時間,走了兩頭台灣黑熊,讓她難過卻不氣餒,她認為自己雖然努力過了,顯然離目標還很遠...只希望台灣黑熊「下輩子,別再當台灣黑熊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