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駃騠”是啥? 半驢半馬又非騾子

記者 蕭士塔/台南報導

公驢與母馬交配生騾,那母驢配公馬生出什麼?答案是「駃騠」,一個很陌生的名詞,乍聽之下好像是何方的神獸,其實只是公馬與母驢雜交的下一代「驢騾」,一點也不神秘。

公馬和母驢交配,生下的叫「驢騾」、「駃騠」。擷取自網路

駃騠雖不神秘,但台灣非常稀少,很多人沒有看過驢、騾,更別說駃騠了,台南市體育總會馬術委員會主任委員陳玉奇繁殖十幾匹騾之後,又要挑戰駃騠,明年應該可以誕生,形體外表應該和騾差異不大,但光是陌生的名詞「「駃騠」就可以讓人猜半天。

驢和馬的體形相似,但耳朵長,尾巴有尾柄,類似牛尾巴,比馬的適應性強,可以忍受粗食、重負且價格較低,因此一直是人類的重要役使動物,有的小驢可以馱負相當高大的人,連續走動5至6小時的山路沒有問題,目前在許多國家的偏遠山區,驢仍是重要的交通工具。

驢和馬的體形相似,可以忍受粗食、重負,在許多國家的偏遠山區仍是重要的交通工具。  蕭士塔/攝

公驢和母馬交配生下的騾,又稱為馬騾,具有驢的負重能力,又有馬的靈活性和奔跑能力,但不能生育;如果是公馬和母驢交配,生下的叫「驢騾」、「駃騠」,其個頭小,使役的性能一般不如驢好,因此繁殖量不多,而陳玉奇繁殖駃騠是為了生態教育所需。

台灣的馬匹不多,馬術也是小眾的運動與休閒,農村也極少養馬耕田駄運,民眾在古裝影劇節目或生態影片看到「影像馬」反而比真馬多,一般人對馬其實很陌生,前陣子被熱烈討論的退休血清馬「下落不明」、「被賣到馬場做工」等議題,民眾才恍然,原來馬為人類犧牲這麼大。

前面白色為騾,另一匹咖啡色為馬,從側面看外形很相似。蕭士塔/攝

對馬陌生,驢、騾、駃騠更不用說了,有的人連看都沒看過,知道駃騠是什麼動物的人更少了。

除了受台南市政府委託經營台南馬術場,陳玉奇多年前就在清境農場承攬馬術表演,為了讓民眾更了解馬,幾年來他引進純種馬、迷你馬,也繁殖國人更陌生的驢、騾,駃騠也即將與大家見面。從正面可以看出騾的耳朵較大,臉部形狀也與馬不同。蕭士塔/攝

所屬專案: 
本系統已提升網路傳輸加密等級,IE8及以下版本將無法支援。為維護網路交易安全性,請升級或更換至右列其他瀏覽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