棄養水草魚貝 後果嚴重!

記者 蕭士塔/台南報導

棄養犬貓,衍生出嚴重的流浪動物問題;棄養水族箱魚貝水草,似乎起不了漣漪,事實上卻已造成外來物種的入侵壯大,危害本土生態,並耗費鉅大的社會成本。

兼具防洪與景觀功能的滯洪池,也是棄養水族箱魚貝水草的場所。蕭士塔/攝

兼具防洪與景觀功能的滯洪池,已成為民眾休憩的親水空間,卻也是水族箱棄養魚和水草的放生去處,時常有五顏六色的外來種魚類浮在水面

科學園區等公共建設都必須開挖能夠蓄水的滯洪池,為充分利用這些水域,開發單位往往加以美化,假日常見民眾駐足欣賞水景,也常有人手提一包裝水的塑膠袋,將裡面的觀賞魚、螺類及水草,放入滯洪池。

一些適合台灣南部氣候的外來種魚類,例如慈鯛科,就在池中存活繁衍,其個性兇猛,本土的鯽魚、苦粗仔、鯉魚等嚴重被排擠

滯洪池時常有五顏六色的外來種魚類浮在水面。 蕭士塔/攝

外來種的水草也因此占據水域,例如水族箱造景常用的「水蘊草」,原產於南美洲氣溫較高的區域,包括巴西的東南部、阿根廷烏拉圭等地,以觀賞水草植物引進台灣,在水族箱、水池生長迅速,養殖者拔除後往往隨地野放。

滯洪池的水在雨季來臨之前會放流,以蓄納雨水,部分的魚蝦貝類及水草會隨著放流出去,水草在水域繁衍淤塞情況還不會很嚴重,但在都市的公園古蹟等水域就成為生態浩劫了

已有百年歷史的台南公園燕潭,景致天成,因燕翔潭上而得名。散步的民眾走到燕潭多會駐足欣賞滿池蓮荷,潭中有鯽魚、苦粗仔、鯉魚、鰱魚、草魚及多種魚貝類,非常多樣化,吸引浮生半日閒的釣客,白鷺鷥甚至在釣客旁邊等著賞魚吃,人與動植物生態一片和諧。

水蘊草繁殖速度驚人,排擠其他水生植物生長空間。蕭士塔/攝

幾年前,潭中被丟入水蘊草,不想養的觀賞魚也放生其中,水蘊草繁殖速度驚人,排擠蓮花生長空間,植株稀疏,攝影者抱怨蓮花稀疏錯落,花瓣質地顏色不夠飽滿。水蘊草夜間消耗大量氧氣,使魚蝦水族缺氧,只有鯛科魚類耐得住困境,所以現在釣上的都是這種外來魚種。

管理單位只能請人撈取水蘊草,但速度比不上繁殖速度,去年全池抽乾,清除水蘊草及外來種魚貝,但民眾亂丟觀賞魚及水草的習慣如不改,燕潭生態浩劫仍會一再重演。

 

所屬專案: 
本系統已提升網路傳輸加密等級,IE8及以下版本將無法支援。為維護網路交易安全性,請升級或更換至右列其他瀏覽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