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爬的”食”在驚奇 請你體驗

記者 呂幼綸/報導

據日本的寵物業情報顯示,繼狗、貓之後,兩棲爬蟲類(簡稱兩爬)將成為同伴動物的主流之一,原因是民眾越來越愛挑戰高難度的飼養方式。一位廣播人就對他的女同事膽敢養蛇,而且買活鼠餵食,感覺不可思議,其實寵物蛇不一定要吃活體,但自然界的兩棲爬蟲動物確實各有不凡的覓食方式台北市立動物園也因此為牠們舉行了特展

雜食性的食蛇龜,以昆蟲、蚯蚓、蛙、蝸牛、魚、腐屍為食,也會攝取果實、菜葉。圖中的食蛇龜正在食用姑婆芋種子。台北市立動物園(姜璇攝)/提供

種類繁多的兩棲爬蟲動物有那些奇特的覓食能力? 動物園說,例如長相凶惡的鱷龜,其實是自備魚餌的天才釣手;青蛇則是用吸拉麵的方式,把牠們喜食的蚯蚓輕鬆吞下肚。而基本上可以依覓食方式,把牠們分為兩大類型,第一類是擁有靈活運動能力,和追蹤獵物所在地超強感官的「主動出擊型」,第二類則是懂得有效利用環境優勢,讓獵物難以察覺,或具備吸引獵物自行上門特殊構造的「坐等型」。

9月11日開展的「食在驚奇──兩棲爬蟲覓食特展」中,就規畫了兩棲爬蟲小食堂,展示臺灣兩棲爬蟲動物交織出的食物網,呈現物種之間相互依存的緊密關係,無論是直接捕食,或是取食蛋、屍體等,此外在這兒也可以發現,許多人懼怕的蛇類,其實是老鼠的剋星,可以協助控制鼠類的數量,保護農作物和抑制疾病的傳播屬於中階掠食者的兩棲爬蟲動物,在生態系中扮演了非常重要的角色。           體型小巧的鈷藍箭毒蛙,正在搜索落葉中的昆蟲。台北市立動物園(李毓文攝)/提供

在這個特展中,動物園也不忘告訴大家,兩棲爬蟲動物在覓食過程中碰到的難題,例如海灘上死亡的海龜,經解剖後在腸胃道中發現大量的塑膠垃圾,顯示我們日常生活中隨手可得、隨處可見的塑膠袋塑膠容器,已經嚴重威脅相關動物的生命安全,因此應減量使用塑膠類製品,並做好資源回收。                                           

至於一些地棲動物在覓食的過程中,會因穿越馬路成為車下亡魂,所以開車經過野生動物出沒的地方時,記得減速慢行,也是實踐保護動物的行為。「食在驚奇─兩棲爬蟲覓食特展」的展期為2年,有興趣的朋友不妨趁假期前往觀賞。

 

所屬專案: 
本系統已提升網路傳輸加密等級,IE8及以下版本將無法支援。為維護網路交易安全性,請升級或更換至右列其他瀏覽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