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貓照護 先要吃好、吃夠
記者 黃靖雅/報導
俗話說,家有一老,如有一寶!家有高齡貓的飼主,通常也會非常以此為傲,不過老貓對營養、居家環境的需求,其實和年輕時有非常大的不同。家有老貓的飼主,應該怎麼調整照護方式,好讓貓咪能夠吃的健康、過得舒服呢?
雖然上網搜尋老貓飼料,伴隨的關鍵字常是低脂、低熱量等等,但一年看超過3000隻老貓的貓咪專科獸醫師周春婷說,根據研究,對老貓來說,充足的營養才是最重要的!
貓咪對熱量的需求呈微笑曲線,除了幼貓時期需要大量的熱量,「其實10歲以上的老貓,對熱量的需求也會隨著年齡遞增」,同時牠們的吸收能力,將隨著年齡遞減。這時,飼主若未嚴格把關飲食,老貓在長期營養不良的狀況下,只要生一點小病,很可能就會轉變成重症。
家有老貓的飼主,一定要每週幫貓咪量一次體重,如果貓咪一週瘦超過100克,那就是病態瘦,要帶去醫院好好檢查,不過周春婷強調,最容易被飼主忽略的,其實是無特殊病因的漸進式消瘦,「這就很可能是因為貓咪長期未得到正確、充足的營養來源」。
如果貓咪願意吃生食,周春婷建議,可以仿獵物營養型態的方式餵食,直接買一整隻鵪鶉讓貓咪吃,一隻鵪鶉足夠讓貓咪吃1~2天,但如果老貓在轉食時遇到障礙,最好不要刻意勉強,以免產生反效果,對貓咪的身心狀態造成更嚴重的傷害。
多貓家庭的飼主,在觀察老貓是否有生理、心理異常時,會比較不容易。要仔細觀察老貓的進食狀況,可從錯開貓咪吃飯時間開始,周春婷解釋,「每隻貓咀嚼的習慣不太一樣,如果貓咪進食方式變了,就要注意是不是有口炎」,另外,70%老貓會有關節炎,而其中50%無法用X光確診,貓咪進食、走路姿勢如有變化,也可能是關節開始不舒服,飼主要更密切觀察。
眾所周知,貓是垂直活動的動物,不過家有老貓的飼主,應準備小樓梯,方便老貓上下。曾有飼主擔心貓咪有樓梯爬之後,「會運動量不足」,但周春婷開玩笑反問,難道你會擔心你阿公運動量不足嗎?
貓是很能忍耐病痛的動物,對家貓來說,最致命的其實是飼主的長期的忽略,很多貓第一次進醫院時,同時也是最後一次進醫院,周春婷感傷的說,「我常跟我的同仁說,好希望我們上個月就能治療這隻貓,這樣我們一定能救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