哺育志工難過關 小孤犬幸獲狗奶媽
記者 蕭士塔/台南報導
哺育未離乳的幼犬貓,即使對有經驗的志工來說,都是一項艱難的任務,存活率也很低。一位台南市民的吉娃娃生下3胎後死亡,飼主自行餵食20多天,兩隻幼犬也相繼夭折,剩下「小叮噹」,飼主急忙在網路徵「奶媽」,反應熱烈,找到一隻正在哺乳的法國鬥牛犬,吸了幾次母奶後,小叮噹精神狀況明顯改善,網友猛按讚祝福。

住台南市的劉怡伶飼養的吉娃娃公犬,與親戚蔡小姐家的母犬配對,月前產下3隻幼犬,兩家人歡欣迎接新生命的到臨,但剖腹生產的母犬,卻在分娩後兩小時急救無效死亡,3隻小姐妹相依為命,只能靠人工哺育。
劉怡伶說,本以為老天爺垂憐,可保平安長大,無奈造化弄人,兩隻狗妹妹前幾天相繼走了,大家心情都很低落。飼主蔡小姐急忙在臉書PO文,馬上受到許多認識或是不認識的朋友們關心,也很快找到法鬥奶媽「寒集」,小叮噹感受到狗奶媽的溫暖身體,第一次吸吮到母乳的滿足感,讓兩家人熱淚盈眶,臉書朋友也按讚獻上祝福。
看「小叮噹」和法鬥奶媽的親兒女一起吸奶(劉怡伶提供):
隨時會收到未離乳幼犬貓的台南市動保處動物之家,目前有「義工協會」支援這部分工作,由於費時費力,每位義工同時間不能照顧太多隻,因此該協會不對外公開,怕有人擅自將未離乳幼犬貓丟給他們,因此十幾年來協會只接受動保處轉介的案例。收容所的獸醫師說,義工們非常辛苦,可惜幼犬貓的存活率仍很低。
動保處的獸醫師林昭男有哺育未離乳幼犬的經驗,他說,剛出生時每兩小時就要餵一次奶,一星期情況較穩定後間隔3、4小時餵一次,半夜都要起來餵,非常辛苦,極少動物醫院願意接這種案例,如果幼犬出生後有吸到初乳,還比較好養些,沒有的話很難養。

既然狗奶媽哺育的存活率較高,為什麼不成立「奶媽銀行」,讓未離乳的幼犬貓都可以吸母奶?獸醫師說,哺乳中的母犬貓多會排斥外來幼仔,有的一開始就不肯哺育,有的會夜間將幼仔咬死,最好是有人在旁照料。例如蔡小姐雖然為小叮噹找到狗奶媽,也輕鬆不了,幾個小時就要帶小叮噹往奶媽家跑,辛苦的程度不下於自己餵人工乳。獸醫師說,母親哺育這件事是很難被取代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