洛杉磯提案: 監獄附設浪浪收容所
特約編譯 何昱文/譯寫
動物收容所過度擁擠和爆量的問題,如何解決?拚命加蓋收容所也不是辦法,根據「洛杉磯時報(LA Times)」報導,洛杉磯縣的監管人邁克·安托諾維克(Michael D. Antonovich)日前建議在看守所內設置動物收容所,由犯人負責照顧貓狗,也算是學習新技能;建議案是否能通過,本月內就可揭曉。

安托諾維克認為,在皮其思看守所(the Pitchess Detention Center)內,設置動物收容所,是個互惠互利的方案。除了動物可以有地方棲身,避免因收容所太過擁擠排入安樂死名單,而受刑人也有機會與動物互動,並學習照顧動物的技能。
「這是一個合乎成本效益的方案。那些需要被照顧的動物們,與受刑人的利益都可以被兼顧」安托諾維克強調。
狗狗進入監獄並不是新鮮事,安托諾維克指出, 美國已有好幾個類似的方案在進行。譬如附近的蘭開斯特(Lancaster) 監獄,目前收容了來自美國聾狗救援組織 (Deaf Dog Rescue of America) 的50隻聾犬,都由受刑人照顧。原來的收容所因遭到日益擴大的野火之災,被迫疏散。

另一種方案是監獄寵物夥伴關係(Prison Pet Partnership),在位於吉格港(Gig Harbor)華盛頓婦女矯治所(Washington Corrections Center for Women)內。在這裡,受刑人負責流浪狗的住宿和美容照顧,並訓練牠們成為服務犬。受刑人也在該組織的辦公室裡工作,學習文書技能,每位受刑人與該組織的合作,一期至少兩年。
對提案的安托諾維克而言,動物救援似乎是他的所愛,在把收容所成功推進看守所之前,他每週都會與至少一隻待領養的狗合照,暱稱牠們是「本週的寵物」,盡力替牠們找到收養的家庭。
安托諾維克已與其他監管人,包括湯姆斯(Mark Ridley-Thomas)和屈爾(Sheila Kuehl),一起向治安單位及縣級動物福利機構要求, 在30天內審核評定方案的可行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