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只貓狗 "大動連"關懷所有生命
/ 王作城( 台大動物權利發展社社長)
由關懷生命協會(下稱關懷)主辦,一年一度的大學動物保護社團連線年會(下稱大動連)在上星期五(7/29)落幕。今年報名人數達到81人,創史上新高。雖然因應零安樂死政策,將主題訂為「你我他的烏托邦」,但4天的課程並不只侷限於同伴動物,也擴及到動物權利的其他面向。

第一天始業式時,關懷創辦人釋昭慧法師即提到,二、三十年前,社運風起雲湧,但卻沒什麼人關心動物,關懷便用社運的角度快速切入,成為臺灣民間動保的發觴,更讓臺灣成為全世界第一個禁止賽馬的國家。但能馬上得天下,不能馬上治天下,所以關懷便翻譯大師彼得辛格(Peter Singer)的《動物解放》等著作,為臺灣動保論述打下基礎。可見關懷一直以來所關心的,便不只侷限於流浪動物而已,因此自然關懷所舉辦的大動連,不會只侷限在同伴動物。
隨後的幾天,課程及活動內容就如關懷的宗旨----「以關懷動物為關懷生命的起點」,邀請到各式各樣的講師為學員演講。從「卓媽媽狗場」的卓媽媽親身談她23年救援及收容流浪狗的經歷,到新北市的安溪國中學務主任姜大如老師談校狗「可樂」與師生的互動,再到台南大學公共行政系吳宗憲老師談對政府的監督,還有農委會動保科科長江文全談動保法及野保法。


大動連的活動也不單純只是請講師來為學員上課,第一天晚上的CAT開講,是由學員報名,限額8位,一個人12分鐘的短講。講題有經濟動物、畜牧業、送養、實驗動物、藝術展覽中的動物權利等等,讓學員自由開講,各展所長。
第三天晚上的辯論,也是高潮迭起,題目分別為:「生態保護區是否該移除流浪狗?」、「吃素與動物保護是否相關?」、「是否不應隨意餵食流浪貓狗,應等待他們進入TNVR程序後再給予照顧?」每一個都是在學界爭論已久,且正反兩方爭執不下,各執一詞的問題,也因此碰撞出許多火花。

在接受了3天眾多跟動保相關,各式各樣議題的資訊後,最後一天的最後一堂課「極樂世界」,由關懷秘書長釋傳法法師主講,以動物福利跟動物權利的演進還有基礎論述,作為今年大動連的結尾。
4天的大動連已經過去,21個參加大動連的社團,又要各奔東西,為各自的動保事業而努力。但無論是關心動物權利,或是只處理流浪貓狗問題,愛動物、為動物發聲的心,想來都是一樣,都是不會變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