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犬全患腸炎?民收:天災影響防疫
記者 李娉婷/報導
嘉義縣民雄收容所(以下簡稱民收)今年4月底時,因為超量載運犬隻至民間狗場,造成47隻狗悶死,也讓民收環境惡劣、資源嚴重不足的一面曝光,隨後嘉義縣展開一連串的改善措施。如今3個月過去,卻仍能在網路上看到從民收送犬隻到狗場的消息,慘案發生後,究竟民收改善的如何?

上周末,台南「徐園長護生園」貼文表示從民收接收多隻幼犬,全都感染了腸炎,不免令人懷疑收容所又開始大量運送犬隻到民間狗場,對此,護生園園長徐雯慧說明,上週有愛心人士造訪民收,發現許多幼犬身體虛弱,她在看到貼文後,認為以民收的資源,這些幼犬無法獲得足夠的醫療照顧,因而主動向收容所表示要接出狗進行治療。
該貼文指出,從民收領出的狗兒,尤其是幼犬,幾乎都爆腸炎,此外,雖然收容動物的飯碗都是滿的、不缺食物,但不論成幼犬,每隻都非常瘦且滿身跳蚤,「請問嘉義縣政府做了哪些改善,只是表面嗎?」貼文者懷疑,這些狗兒進入收容所時,可能連最基本的除蟲都没做、更別說疫苗施打了。

對此,嘉義縣家畜疾病防治所動物保護課代理課長陳賢文回應表示,收容所人員有確實進行防疫措施,入所的犬隻都會施打狂犬病、流行病疫苗與驅蟲針劑,但是受到月中時的尼伯特颱風影響,上上週民收的環境比較潮濕,加上颱風過後被捕捉入所的犬隻又較虛弱,才會爆發傳染病。此外,民眾拍攝照片的區域為隔離區,本就是體弱犬隻的收容區域,並非收容所中所有的犬隻都狀況不佳。
嘉義縣家畜疾病防治所所長李建霖表示,悶死狗事件過後,工作人員對於收容環境的改善非常用心,慢慢建立起穩定的團隊,好不容易在颱風來襲前維持了兩週的所內零死亡,無奈天災過後防疫出現漏洞,而對於徐園長願意無償接出慢性病、惡病質等在收容所內不易康復的狗協助醫療,李建霖則表示相當感謝。

徐雯慧另表示,嘉義縣濫捕情形嚴重,民收一次入所的犬隻數動輒4、50隻,加上所內部份區域沒有墊高空間,沖洗時狗兒們也在地上,容易加重感冒、罹患腸炎的機率,而收容所的公務獸醫師雖有心,但對於要外送醫療的重病犬隻敏銳度仍不夠。
目前嘉義縣的流浪動物捕捉仍由鄉鎮公所的清潔隊負責,動物入所量居高不下,雖有150隻的收容空間,還是無法負荷,對此,陳賢文表示,嘉義縣家畜疾病防治所希望將來能朝精準捕捉的目標邁進,只抓追出咬人、對環境有破壞的狗,但詳細作法還未定案,須再釐清才能與清潔隊協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