別再傷害燕子 專吃蚊蟲是益鳥

記者 黃靖雅/報導

燕子喜歡在屋簷下築巢,古人普遍認為這是吉祥的象徵,不過「惡意戳落燕巢」的事件也時有聽聞。有些商家,會因為衛生原因,不喜歡燕子來作客,但事實上,燕子捕食蚊蟲,且據台北市野鳥學會的統計,親鳥一天會回巢餵食雛鳥300次,燕子育雛期可除去的蚊蟲數量驚人,稱得上是益鳥。

圖為今年5月,新店區一名男子,沿街破壞20個鳥巢時的監視器畫面。 取自網路

會在屋簷下築巢的燕子比較大的比例為家燕,家燕是候鳥,每年3月起到夏初會停留在台灣育雛,有的人為了迎來燕子,還會在裝潢時特地留一個洞,供燕子築巢,但也有人因為燕子的糞便、叫聲,而對牠們不甚友善。

台北市野鳥學會總幹事何一先表示,燕子在飛行時,其實就是在空中捕食蚊蟲,即使是人類肉眼難以發現的蚊蟲,都逃不過燕子的法眼,且根據統計,親鳥一天會回巢餵食雛鳥300次,「牠們會把很多小蟲子在嘴裡堆成小蟲球,才回巢一趟,即使以一次10隻蟲計,一天牠們就能消滅至少3000隻蟲。」他也建議,如果真的不希望燕子造成髒亂,大可在燕巢下方安置一塊擋板,這樣就沒有糞便掉落地面的問題。

燕子在飛行時捕食蚊蠅。 取自網路

去年台北市曾發生清潔隊員擊落燕巢的事件,當時引起社會輿論的抨擊,今年5月,新店區也出現一個燕巢怪客,一夜間沿街將20多個燕巢破壞殆盡,讓附近住戶氣憤不已,立刻帶著監視器畫面通報動保單位調查。沒想到才過兩個月,永和區得和路上又發生了類似事件。 

21日,得和路上一間診所員工發現,騎樓屋簷上的燕巢散落一地,而紅磚道上正躺著3隻已死亡的幼鳥,母鳥回來找不到鳥巢和幼鳥,一直在原處徘徊不走,讓人不忍,員工查看監視器畫面後,發現在凌晨4、5點時,有一名男子手拿塑膠袋、掃把,把屋簷上的鳥巢打落。診所員工於是氣憤地把影片Po上網,要網友幫忙緝凶。

母鳥找不到鳥巢和幼鳥了。 新北市動保處/提供

新北市動保處隨即循線前往調查,將會同警方和里長、里民,一同找出該名男子,並依動保法第5條、25條移送地檢署偵辦,處一年有期徒刑,併科新台幣100萬元以下罰金。

所屬專案: 
本系統已提升網路傳輸加密等級,IE8及以下版本將無法支援。為維護網路交易安全性,請升級或更換至右列其他瀏覽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