私人狗園難合法 政府:盡力輔導

記者 李娉婷/報導

上週台南市後壁區的「姜媽媽狗園」被台南市政府多個局處聯合稽查,姜媽媽去年已經被開罰15萬元、隨後也遷移了狗園,大批政府官員的到來,讓姜媽媽擔心又要被開罰,因此發文向網友求助,事件曝光後,台南市動保處表示會與市府相關局處合作,輔導、協助姜媽媽狗園合法,並繼續向中央爭取放寬私人狗園的土地使用規定。

姜媽媽去年被開罰2次後,今年搬遷至另一偏遠地區重建狗園,卻又遇上政府單位稽查。 取自「姜媽媽狗園」臉書專頁

台南市動保處說明,這次引起民眾反彈的會勘,主要是針對狗園違反土地利用規定,由地政局主導、會同各相關單位人員前往勘查,動保處人員出席,目的是為動物飼養管理情形及防疫問題做探訪。對於私人狗園,台灣現階段還沒有明確的管理辦法,大多數都是在相關法令規定的灰色地帶中辛苦經營。

台南市動保處副處長吳名彬指出,動物收容所涉及的是跨領域的中央法令,並非地方政府、動保處可以主導,現在合法的唯一管道就是協助姜媽媽辦理土地變更,動保處會與相關局處合作,輔導姜媽媽狗園依規定取得合法設立資格。

「私人狗園要完成這些步驟是真的很困難」吳名彬表示,過去動保處其實已經和農委會建議過好幾次,但未有結論,將來會繼續向中央爭取放寬私人狗園的土地使用規定;姜媽媽說,以前其實也有議員幫忙問過、台南市流浪動物愛護協會也幫她寫過陳情書,為此她還跑了2次市政府開會,但中央沒有給予其他解套辦法,她也被告知「有人檢舉才有事,沒人檢舉就沒事」。

姜媽媽狗園收容有600多隻狗兒,由於土地使用規範複雜,目前狗園中僅圍牆與資材室合法。 取自「姜媽媽狗園」臉書專頁

目前姜媽媽狗園屬於農牧用地,若要合法,就要變更為「特定目的事業用地」,但過程複雜又冗長,別說私人狗園,就連公立收容所,也都還存在不少不合規範的例子;台南市地政局地用科表示,許多人會以為政府針對姜媽媽狗園,其實在地用科開罰的違反《區域計畫法》案例中,動物收容所所佔的比例非常低,此外,也不只姜媽媽狗園受罰。

由此看來,受罰的不止姜媽媽狗園一間私人狗園,許多愛心人士或許因為「沒有財產」,收到行政罰鍰也不怎麼在意,而政府對於這類「違建」也不敢強硬拆除,否則流浪狗最終還是要回到公立收容所中。多年來,私人狗園在夾縫中生存、政府單位執法放水,或許還是早日為動物收容處所擬定更符合現實的規範,才是真正的落實土地正義。

所屬專案: 
本系統已提升網路傳輸加密等級,IE8及以下版本將無法支援。為維護網路交易安全性,請升級或更換至右列其他瀏覽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