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疫區日本 貓和病犬免打狂犬疫苗
特約編譯 小陸/譯寫
日本是目前全球極少數的狂犬病清淨國,1957年起就未再出現病例,但他們在二次世界大戰結束時,每年約有1,000起狂犬病例。1950年,日本制定了《狂犬病預防法》,將家犬登記和狂犬病疫苗注射義務化、澈底捕殺野犬,於7年內撲滅疫情。
現今的狂犬病主要防疫手段有二,一是靠「檢疫」防止疾病進入國內,二是透過「預防接種」提升對疾病之免疫力。相較於同為非疫區的英國或澳大利亞,日本的動物檢疫不是那麼嚴格,僅犬、貓、浣熊、狐、臭鼬須在動物檢疫所接受檢疫,因此犬隻的預防接種就是很重要的一道防線。
話雖如此,畢竟日本已近60年未有病例,加上如今近8成家犬採室內飼養,不像早年多野犬、放養或室外鍊養的時代那麼容易發生咬人事件,所以多數地方政府設有「如果注射可能危及性命,可暫緩1年」的特例。
例如以前注射狂犬病疫苗時發生嚴重過敏反應、狗兒患有癲癇、高齡、癌症或其他疾病使注射伴隨生命危險時,經獸醫師開立「注射暫緩證明」後,飼主提交給公所,便能免除該年度的注射義務。日本狂犬病疫苗的注射費約3,000日幣(約967台幣),注射暫緩證明的開立費用則約2,000~3,000日幣(約645~967台幣)。
或許會有人覺得奇怪,為什麼前面完全沒提到貓咪?這是因為日本法律其實並未規定貓咪必須注射狂犬病疫苗。世界衛生組織在「關於狂犬病的10個事實」中提到,人類感染狂犬病致死的途徑在歐美以蝙蝠為主,亞非地區則是狗兒。若以全球來看,高達99%的人類狂犬病例是被狗咬而感染,故只要狗兒注射率達70%,縱使病原體入侵國內,亦能阻止疫情蔓延。
由於日本四面環海,加上長年未有病例,人們的警戒心也逐漸降低。根據厚生勞動省的統計,2014年度的日本家犬登記數為662萬6,514隻,狂犬病疫苗注射率為71.6%,而根據同年寵物食品工業會的調查,日本家犬數約1,034萬6,000隻。換言之,若包含未登記家犬,注射率僅45.9%,逾半數飼主處於違法狀態。
學者專家便警告,日本處於全球疫情最嚴重的亞洲, 每年犬隻咬人事故通報逾4,000件,一旦疾病入侵,目前的注射率無法有效阻止疾病蔓延,可能引起社會恐慌。1998年成為非疫區的韓國,許多飼主後來便不再帶家犬注射疫苗,結果在注射率降至20%時,疫情再度爆發,甚至出現人類死亡案例。
另一方面,那些以野生動物為主要感染源的非疫區國家,也可能單靠檢疫防止疾病入侵,而未強制國內犬隻接種疫苗,例如澳大利亞、英國、冰島、瑞典、挪威、紐西蘭、瑞士、法國、荷蘭等國即是。
話雖如此,再嚴格的檢疫仍不是100%可靠,英國和澳大利亞皆曾遭麗沙病毒入侵,並發生人類感染死亡案例。2012年,由於機場海關未按規定核對文件,竟讓未注射疫苗的8週齡幼犬從摩洛哥順利入境西班牙及荷蘭。該幼犬後來在荷蘭病發,不但跟牠接觸過的45名人類得進行暴露後預防,耗費大量社會成本,更有兩隻動物慘遭安樂,也使荷蘭自1988年起未有狂犬病例的紀錄破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