抽搐未必是癲癇 相關疾病列給你看
特約編譯 小陸/譯寫
前篇「狗狗癲癇盛行率高 小發作易被忽略」介紹了犬隻的癲癇分類與發作類型,本篇要進一步探討癲癇的確診流程。
根據東京大學松木直章教授監修的《犬隻原發性癲癇之診斷與治療》一文,癲癇的診斷順序大致為:先確認有重複性癲癇發作,再排除顱外疾病及顱內組織異常造成之症狀性癲癇,若能排除上述疾病,即確診為原發性癲癇。
某些現象可能被飼主誤認為癲癇,例如:原發性震顫、頸腰背疼痛造成之哀鳴或僵直、逆打噴嚏症、單純的行為問題等等。是故,飼主若能拍攝狗兒的發作影片,將有助醫師判斷是否為癲癇發作。此外,許多天然物、人工物和藥物亦會引發狗兒抽搐,若是初次發生或非重複性的抽搐,則有可能是中毒所致。
至於各種顱外疾病,首先可針對心原性昏厥(Cardiac syncope)進行聽診和心電圖檢查,及早確診或排除。以下是癲癇發作與心原性昏厥的相異點:
原發性癲癇會不斷重複相同類型的發作。如果狗兒僅發作1次,且不是5~30分鐘以上的持續發作狀態,可暫時居家觀察;如果再次發作,則應進行癲癇診斷。
原發性癲癇在發作與發作之間的「發作間歇期」不會出現神經學異常,唯發作後約1天左右發生的攻擊、走來走去等異常行為,或者暫時性的視力障礙,均不算發作間歇期的神經學異常。倘若發作間歇期持續觀察到狗兒的神經學異常,則可能與顱外疾病或顱內疾病(症狀性癲癇)有關。以下是可以透過血檢、尿檢進行確診或排除的顱外相關疾病:
狗兒可能歷經多次發作仍停留在部分發作,也可能演變至全面發作。假使狗兒的發作類型隨時間出現變化,則可能是腦部有腦瘤或腦炎等進行性疾病,應安排MRI或CT檢查。要是腦部影像出現諸如:腦炎、腦膜炎、腦部腫瘤、腦中風、腦部畸形或腦部外傷等組織異常,即確診為症狀性癲癇,同時進行腦脊髓液檢查;如果腦部影像未發現組織異常,則確診為原發性癲癇。
腦波檢查對於原發性癲癇不是必要檢查,但對於出現攻擊、追尾、咬尾、異常恐懼等行為問題的狗兒助益極大。對這類狗兒做腦波檢查,可以明確判斷是單純的行為或性格問題,抑或者癲癇發作。日本目前能做腦波檢查的機構不多,以東京大學動物醫療中心來說,腦波檢查的收費為8,175日幣(約2,481台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