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上最可憐大象 花子結束 69年悲苦
特約編譯 小陸/譯寫
2016年5月26日,東京都武藏野市「井之頭自然文化園」的亞洲象「花子」呼吸衰竭死亡,享壽69歲。26日凌晨1點25分,監視器拍到花子右前腳彎曲後倒地,下午3點4分,花子在約20名職員的守護下溘逝。27日解剖證實花子的兩側肺臟在2.1噸體重的長時間壓迫下瘀血,另確認右前腳有關節炎,推測是年老力衰而無法自行站立。東京都政府表示,花子的遺體將捐贈給國立科學博物館作為研究用途。
原名「嘎嘉」的花子,1947年生於曼谷農場。1949年9月,2歲半的嘎嘉被當成「泰日友好象徵」送給日本,是第二次世界大戰後首隻抵達日本的大象。嘎嘉當時被飼養員暱稱為「嘎嘉子」,後來為了追念戰時因「猛獸處分令」殞命的花子才改名。
戰時,上野動物園飼養了「約翰」、「東奇」和「花子」3隻大象。由於糧食短缺,加上為了煽動人民的愛國情操,政府遂以東京即將遭受空襲,猛獸竄逃可能危害民眾安全為由,將3隻大象活活餓死。由於這段悲傷回憶,戰後抵日的花子受到民眾瘋狂式的歡迎。
花子先被送往上野動物園,跟印度贈送的「英迪拉」和泰國贈送的「巨無霸」共同生活,相處融洽。1954年3月5日,在三鷹市和武藏野市兩地小朋友的熱烈期盼下,7歲的花子被送往井之頭自然文化園,開始長達62年的獨居生活。
1956年,花子踩死了1名半夜闖入象舍的醉漢,4年後,又踩死了1名男性飼養員,被貼上「殺人象」的標籤。大象體形龐大,卻是極易受到驚嚇的動物,一旦感到情況有異,就可能陷入驚慌,展開自衛本能。儘管最後未被安樂,但園方為了防患未然,仍以鐵鍊鎖住花子前腳,將牠囚禁在昏暗籠舍。一直與飼養員維持著親密關係的花子因孤獨而食慾不振,日漸消瘦。
兩個月後,山川清藏到井之頭擔任花子的飼養員。山川替花子解開了鐵鍊,將食物送到牠嘴邊,一直守著花子,跟牠說話。在山川的全心呵護下,花子重拾對人類的信賴,逐漸恢復健康。山川的兒子也繼承父志,成為花子的飼養員,並將父親與花子的特殊情誼寫成《家父所愛的大象花子》一書,後被富士電視台改編成單元劇《大象花子》。
隨著年齡增長,花子的個性逐漸穩定,唯聽見救護車聲和雷聲仍會嚇得在運動場上繞圈奔跑。然而,晚年的花子又開始情緒不穩,曾以鼻子推倒飼養員,也曾將女性獸醫師拋飛。2011年4月,園方遂將飼養員進入運動場進行肢體接觸的「直接飼養」,改為隔著柵欄的「準間接飼養」。
2015年10月,加拿大部落客撰文控訴孤單佇立於水泥監獄的花子是「全世界最可憐的大象」,引起網友瘋傳和英國《每日郵報》的報導,更有近47萬名網友連署,要求將花子送至其他保育機構。對此,園方表示對於高齡且神經質的花子,長途旅行負擔極大。美國野生動物學家也警告,長年未與同類接觸的花子,遣返大象保護區將引起混亂。
日本動物權利中心指出,野生大象一天有高達16~20小時在探索和覓食,其餘時間則花在跟同伴交流、沐浴和睡眠。大象是群體動物,出生後跟家人及同伴一起生活、遊戲、學習,接著尋找伴侶,生兒育女,保護家人。長年獨自生活在僅270平方公尺水泥象舍的花子,成天無事可做,無法逃離,精神上承受莫大壓力,可能使牠變得具攻擊性,或是意志消沉。
無聊,是極其可怕的虐待。日本動物權利中心認為,日本的動物園無法提供使大象「幸福」的環境,不該再囚禁新的大象,且應對現有大象進行環境豐富化,提升其生活品質。動物記者佐藤榮記接受《東京體育》採訪時則說:「目前在東京,上野和多摩都可以看到大象,希望園方不要再引進新動物,將象舍保留為『花子曾經在此孤單生活60多年』的歷史地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