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汗”麝香咖啡”令人不安的秘密
特約編譯 何昱文/譯 寫
不少人聽過「世界上最昂貴的咖啡,是由糞便製成的」;你或許不想、也不敢去品嘗這種咖啡,但愛動物的你,不能不知道有關它的種種。這個昂貴的咖啡,是由吃下咖啡豆的麝香貓,經過部分消化後,排出的糞便所製成。一杯麝香咖啡(Kopi luwak),在美國可以高價賣到$80美金(約台幣2400元)。
麝香貓多在東南亞和撒哈拉以南的非洲地區,有條長長的尾巴像猴子,臉上的紋路則像浣熊,身上還有條紋或斑點。牠們在食物鏈中有重要的地位,牠們吃昆蟲和小型爬行動物,還有櫻桃咖啡和芒果等水果,但會被豹、大型蛇和鱷魚捕食。
早年,麝香咖啡的貿易對這些動物是有利的。在印尼,亞洲棕櫚麝香貓(又稱椰子貓)會偷襲水果農場,因而被視為害蟲,但在麝香咖啡漸漸受到歡迎之後,當地居民就開始保護麝香貓,借助牠們的生理特性,以消化酶改變咖啡豆中的蛋白質結構,去掉一些酸度,讓咖啡更順口好喝。
但是,隨著麝香咖啡的普及,以及印尼的觀光客們希望看到並與野生動物互動,所以,很多野生麝香貓被抓進咖啡園的籠子裡圈養。
牛津大學野生動物保護研究單位和位於倫敦的非營利世界動物保護協會,評估在峇里島16個咖啡園中,關了將近50隻野生的麝香貓。
經過調查,每一個咖啡園都沒有達到基本的動物福利標準。 「這些籠子,有的小到我們叫它兔籠。並且,到處都被尿液和糞便浸濕透了。」 研究人員尼爾·地科魯茲(Neil D’Cruze)說。
有些麝香貓因為只被餵食咖啡櫻桃,所以非常瘦。有的則因為無法自由走動而顯得虛胖,更有一些被咖啡因搞得興奮異常。
但最令地科魯茲不安的發現是,許多動物一整天被迫站立、坐著,和睡在鐵絲網的地板。 「如果你站在那種鐵絲網上,你的皮膚會潰爛和破皮,但牠們沒有別的地方可以踩。」地科魯茲說,「這帶來持續的疼痛和不適。」
現在沒有辦法分辨是否是野生的麝香咖啡。英國廣播公司2013年的秘密調查發現,在不人道情況下圈養的麝香貓,牠們產生的咖啡卻在歐洲標示為野生麝香咖啡出售。
UTZ,一個主要的可持續咖啡認證標準,也禁止在農場圈養野生動物,並保證不會認證任何麝香咖啡,並提醒一般人也最好避免消費麝香咖啡。
節譯自國家地理雜誌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