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讀貓語不是夢 模型項圈已問世
記者 何宜/綜合報導
寵物就像牙牙學語的小孩一樣,每當他們發出叫聲時,飼主總會連聲應和並幫牠們翻譯。事實上,除了透過動物的肢體語言及行為表現外,瑪氏誘惑實驗室(Mars' Temptations Lab)開發出一款翻譯貓語項圈,模型機器已經在英國及紐西蘭推出,各位貓奴們或許很快就能聽懂你家的貓咪在說什麼啦!

根據英國《每日郵報》報導,研發者稱這個會說話的項圈為「貓語盒Catterbox」,並相信這個產品可以讓貓咪與飼主間的情感更為緊密、甚至增添了更多生活上的情趣。研究者也說,這個項圈就像是迪士尼電影《天外奇蹟Up》裡那些讓狗會說話的的項圈。
貓語盒主要運作的方式是分析貓咪的發聲、音調等等,然後再將不同的數據轉換為相應的人類語言,而實驗室的宣傳影片也可以看到項圈可以輕易的把「喵~」叫聲變成人類的「哈囉!」宣傳影片中更提到,根據調查研究,他們發現成貓只會對人類喵喵叫,而不會對同類發出這樣的聲音。

去年一位名為惠茲曼(Gary Weitzman)的獸醫師出版了一本書《如何和貓說話How To Speak Cat》,書中就表示貓咪用喵喵叫來「訓練」自己的飼主,藉此達成自己的目的,不同的喵叫聲可能代表「餵我」、「讓我出去」等不同的意思。而飼主會聽的懂的原因是因為已經被貓咪訓練的很好了!
惠茲曼接著說,貓跟狗最大的不同處就是,牠們都是可以被訓練的,不過飼主大多訓練狗去做出符合飼主希望的行為;但貓卻相反、牠們訓練飼主去做出牠們想要達成的目的。雖然一隻貓的喵叫聲不能代表全世界的貓都是一樣的意思,但惠茲曼說所有的貓都有共通的24種特定喵叫聲,都是代表某樣具體的意義,而這就是可以被項圈翻譯的部份。

最後,除了有聲的喵叫可以被翻譯成人話之外,惠茲曼也替一些貓咪「無聲」的語言解碼,例如貓咪將尾巴成直線朝上伸直時,代表牠在跟你握手;而貓咪緩慢的眨眼睛則代表朋友間打招呼時互親臉頰的行為。除此之外,貓咪用頭撞人、舔人也都是一種情感的表現。如果要判斷貓咪開不開心也很簡單,如果鬍鬚自然朝外伸展就意味著開心、放鬆;如果耳朵壓平(俗稱的飛機耳)就代表貓咪相當害怕、下一秒可能就會反擊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