受災寵物專用帳篷 狗貓兔鼠安居了
特約編譯 小陸/譯寫
熊本地震發生至今進入第2週,截至4月28日晚間8點,震度1級以上的地震次數高達1,021次。日本氣象廳指出,這次的餘震累積速度極為罕見,即便是餘震活動頻繁的2004年新潟縣中越地震,也是在1年後才超過1000次。目前熊本縣已有9,994棟建築被判定為危樓,幾乎是新潟縣中越地震的2倍,約3萬3000人仍棲身避難所,也有受驚狗兒遇到餘震就吠叫。

我們之前報導過「日本和平之風」(Peace Winds Japan,簡稱PWJ)4月17日在益城町綜合體育館外的草坪設置了兩座女性及寵物共同避難專用的充氣式避難所。20日,由於氣象預報將有強風來襲,PWJ與公益社團法人「公民力量」(Civic Force)、「亞太聯盟」(Asia Pacific Alliance)組成的緊急支援聯合小組,另行搭建38座小型帳篷。
儘管室外較易受到氣候變化的影響,但入住災民表示目前並不會感到悶熱或寒冷。而相較於體育館內的毫無私人空間,帳篷更能保有家人隱私,加上是寵物專用,也無須擔心未飼養寵物者的抱怨。

14日地震發生後,73歲的吉村八枝奶奶帶著11歲的米克斯「哈利」到綜合體育館避難。因為避難所禁止狗兒入內,奶奶只好陪哈利睡在走廊。每次一發生餘震,哈利就嚇得吠叫,引起其他災民不滿,奶奶也十分難堪。
自從PWJ在室外設置寵物專用帳篷,奶奶便帶著哈利遷居至此。她一邊撫摸哈利,一邊對《東京新聞》的記者說:「之前在體育館,哈利還一直發抖呢。牠現在應該還是會害怕,但感覺穩定多了。」

38座帳篷27日已全數住滿,共有140位災民和39隻狗、7隻貓、6隻兔子、1隻倉鼠、1隻雪貂、1隻刺蝟。目前仍有飼主排隊等待後補,但綜合體育館已無搭建帳篷的空間,PWJ正在尋覓新地點。
今年春天剛廢校的熊本縣南阿蘇村立白水國中也在教室設置了寵物專用避難所,目前共有9人4犬在此避難。72歲的三浦洋爺爺接受《每日新聞》訪問時表示:「我們原本是睡在車上,因為怕引發『經濟艙症候群』才搬來這裡。每次一有餘震,『可樂』就非常害怕,所以希望能盡量待在牠身邊,畢竟牠是家人嘛。」

災後走訪各避難所的動保教育宣導團體「擁抱破碎之心」(Hug The Brokenhearts,簡稱HUG)則指出,許多動保人士積極投入災區犬貓救援,並且相當關注避難所禁止寵物入內的問題;然而,一味以「寵物是家人」來主張飼主權利、責難他人,對於實現「人類與動物共生的社會」一點幫助也沒有。情緒性的發言在災區只會引起反感,動保人士應該好好檢視「寵物共同避難」的實際現狀,提出具體方案。

HUG認為這次寵物共同避難遭遇的最大課題,其實是飼主對災害的準備不足。例如亂吠叫、亂大小便、滿身跳蚤、臭氣沖天、有攻擊行為等等的狗兒,因為不適合團體生活,當然會被請出室外。要真正實現寵物的室內共同避難,不單是將飼主與其他災民隔開就好,飼主本身的禮貌和同理心也是不可或缺的條件。飼主有責任在災害發生前做好訓練和健康管理等工作,而這些都有賴平時的教育宣導,才能提升飼主水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