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耳其浪浪觀察:愛貓 容忍力高
記者 李娉婷/報導
「流浪者的流浪狗之歌」3位動保志工走訪歐亞,觀察他國流浪動物現況,第一站來到土耳其伊斯坦堡,去過土耳其、看過土耳其遊記的人,大多一定會有這樣的印象:好多貓!彷彿土耳其的日常就是要有貓,此外,一部分動保人也對傳聞中能換飼料給流浪動物的「寶特瓶回收機」感到嚮往,實況到底如何呢?來聽聽流浪者們的說法!
一到伊斯坦堡、放下行李後,3位動保志工開始了不斷爆發驚喜的街頭探訪:隨處可見印有伊斯坦堡官方LOGO、由當地政府獸醫事務局製作、管理的浪貓旅館,店家商品架上、古蹟聖地前,也都有貓咪不受拘束地打轉;數量較少的浪犬們同樣安心地在街上各處歇息,甚至連豪華飯店後方,都設有給浪犬用的狗屋,志工之一的盧莞宜表示,伊斯坦堡的浪犬每隻都「招之即來,揮之不去」,相當親人。
伊斯蘭先知穆罕默德愛貓、也養過貓,土耳其是回教國家,當地人愛貓不令人意外,但對狗也如此友善,就有些令人感到神奇,志工郭璇表示,在數個月後參訪馬來西亞古境時,他們看到當地穆斯林大多不願接觸、不關心狗,但在土耳其伊斯坦堡,人們對狗也極度友善,同樣的信仰下,卻有截然不同的結果。
除了貓屋、狗屋,伊斯坦堡街頭還有一種特別的設施正在試行──能換出飼料餵養流浪動物的寶特瓶回收機。相信不少人都聽過這台機器,也對它充滿嚮往,希望台灣將來也能引進,不過實際走訪後志工們發現,回收機下方放飼料的器皿積滿污垢,其中甚至有腐爛的麵包,令人懷疑會有動物願意來取食。
此外,看文字、照片聞不到味道,但實際走訪就能知曉,郭璇說,她們此行幾乎可說是走到哪都能聞到貓尿味、街道非常的臭,顯示出當地另一種層面的友善動物:在台灣,總是要拿動物要乖、要乾淨餵養來交換友善度,但在伊斯坦堡,民眾簡直個個都在「髒亂餵食」,或許仍有民眾不樂見貓咪造成的環境問題,但在她們探訪期間,人們看來真的不介意。
在土耳其伊斯坦堡,只有狗有實行TNR政策,結紮過的街犬會有「耳標」註記,貓族群數量管理則尚未被官方列入考量,因此街貓的數量遠遠多於狗,而從3位志工的觀察看來,當地民眾對流浪動物的友善度,不會與數量成反比,也不受環境衛生影響,包容心相當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