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毒”害有多深?緝毒犬知道
記者 呂幼綸/報導
內湖女童慘遭割喉事件,因為兇手王景玉有毒品前科,令官民迅速聚焦於「隨機殺人與毒品犯罪」的問題上,不少民代更力促政府要有效扼阻毒品氾濫問題。台灣的毒害問題有多嚴重?其實收集一下媒體報導和緝毒犬的破獲實績,就可以知道;而更令我們難過的是,台灣是安非他命的製造和輸出「大國」,只是這個「產品」不僅毒害他國人民,也害苦我們自己!

根據法務部公布的資料,2014年共查獲各級毒品總重4,339.5公斤,寫下歷年新高紀錄,其中K他命(又稱愷他命)就高達3000公斤,佔比為6成9。但今年2月由檢察署發布的「當前毒品情勢分析」報告則顯示,2015年1至11月的毒品查緝量已達4754.6公斤,較前一年同期增加824.9公斤,又再創新高。
而在4754.6公斤的毒品量中,由緝毒犬協助查獲的就達1,319公斤(近28%),市價約12億元。而最令關務署引以為豪的是,部分案例是在無密報情況下,由緝毒犬獨力自主破獲,其中包括在雜貨櫃中各查獲K他命312公斤及49公斤,並在旅客的後送行李中查獲大麻39.5公斤。

不同於安非他命多在本土製造,製造K他命的大本營是中國,但是因為售價便宜,已嚴重侵害台灣校園,成為青少年最常濫用的毒品。而在2014年被通報濫用藥物的1700位學生中,90%服用的都是三級毒品K他命。
目前分配在各海關執勤的緝毒犬共34隻,除了要防堵隨著貨櫃、行李偷渡進來的海洛因、大麻、K他命等各種毒品外,還要阻擋安非他命的出口,據了解澳洲和日本等毒品售價極高的國家,就曾透過管道要求關務署能發揮把關角色。

而前幾天才在小港機場查獲的安非他命運送案,兩名台灣男子當「車手」參加旅遊團想混入日本,怕被緝毒犬發現藏毒,就在裝了10公斤安非他命的行李箱中,噴了大量香水,幸好還沒待緝毒犬上場,毒品就被航警局的X光機洩了底。這批安非他命的市價估約300萬台幣,但到日本之後,獲利可達10倍以上。
緝毒犬的培育不容易,在關務署緝毒犬培訓中心的幼犬,在2月齡時就要徵求寄養家庭進行社會化訓練,如果寄養家庭不足,就只能留在培訓中心訓練。長到1歲時,必須回到培訓中心接受為期13周的訓練課程,但能通過考驗成為緝毒犬的只有2~3成。
再來看牠們的工作環境,不是在港口,就是機場地下室----燠熱的行李倉,雖然查獲毒品的功勳卓著,但牠們要求的回報不多,工作之後丟個毛巾捲給牠們玩就成了!
要消弭毒品氾濫問題,固然需要多面向的思考,以及各單位的共同努力,但有了這些站在第一線的緝毒小尖兵,確實能發揮加乘效果,或者也可思考讓牠們的成員更多、查緝的網絡更嚴密。
緝毒犬救了多少人?
看到緝毒犬協助查獲的毒品達1,319公斤,你可能無感,但我們可以把公斤數換算成人數。
今年3月墾丁音樂季登場之前,有毒販看準商機,從中國走私223公斤K他命,打算趁機販售,結果被海巡署和警方成功攔截,據估算,223公斤的K他命可供15萬人吸食,那麼1,319公斤的毒品約可供88萬多人吸食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