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懂營養成分標示 嚴選飼料
記者 何宜/報導
俗話說「禍從口出、病從口入」,可見吃下肚的食物對健康而言佔了極重要的角色。被當成毛小孩的貓狗因為不會說話,所以在挑選食物上只能由飼主替牠們進行把關,大部分的飼主因為方便會選擇餵食飼料,但究竟要如何看懂飼料上的營養成分標示,以下有幾個重點可以把握!
在飼料營養標示當中,會出現粗蛋白質、粗脂肪、粗纖維、灰份[1]、水分等佔比,另外在成分裡頭也會標記飼料使用的原料種類及添加物等等。在提到判讀方法之前,飼主需要先知道貓狗的真正需求是什麼,接著才能挑選適合的食物。例如大家都知道貓咪是肉食性動物、吃素會造成身體傷害。
但狗是屬於雜食或肉食動物,長久以來爭論不斷,不過犬科確實屬於食肉目,且北美WDJ雜誌的博士Jenette Thomason一篇「狗是肉食性動物Dogs are Carnivores」的文章中,以狗的生理構造提出幾點論證,包含:下顎垂直性運動、尖銳的牙齒、胃腸道短小、缺乏唾液澱粉酶(無法自行分解醣類)、無法有效利用植物性Omega3脂肪酸轉換成EPA及DHA等等,反之證明狗為雜食則缺乏強力論點。
了解犬貓為肉食性動物後,在挑選飼料時就能知道挑選品質好的蛋白質、碳水化合物不要太高才是較健康的。義大利飼料法米納的獸醫博士馬可(Marco Cavazzoni)說明,如果飼料中含有豐富的碳水化合物,近時候血糖會快速升高,容易導致較高的胰島素反應,不但造成胰臟負擔、且來不及消化的醣類會儲存為脂肪,而且血糖快速上升後快速下降容易讓動物很快就感覺飢餓。
但因為寵物食品並沒有強制規定要註明碳水化合物比例,所以馬可也簡單教飼主如何概算出乾飼料中含有多少碳水化合物:用100%去扣掉「蛋白質+脂肪+纖維+灰份+水分」,如果乾飼料上沒有註明水分,可以用9-10%為標準去計算。
而另一項重要指標,就是成分標示!只要標示排列越前面就代表含量越高,另外因為目前市面上多為進口飼料,所以建議飼主以較準確的英文標示判讀。根據美國動物飼糧管理協會(AAFCO)定義,將肉及相關產品分類如下表:
種類 |
定義 |
Meat(肉) |
乾淨、新鮮,由動物屠體骨架所分離的骨骼肌或由舌頭、橫膈、心臟、食道所分離的條紋肌﹔正常所連附的皮膚、腱、脂肪、神經及血管可以接受。 |
Poultry (禽肉) |
禽肉為由禽類屠體所分離出乾淨的肉與皮的混合物﹔可附帶骨,但不可含羽毛、頭、腳及內臟。 |
Meat Meal(肉粉) |
肉粉為除血液、毛髮、蹄、角、胃及瘤胃內容物..等以外的已搾油之乾燥動物組織。 |
Poultry Meal(禽肉粉) |
禽肉粉為乾燥、已搾油過、由禽類屠體所分離出乾淨的肉與皮的混合物﹔可附帶骨,但不含羽毛、頭、腳及內臟。 |
Meat and Bone Meal(肉骨粉) |
肉骨粉為除血液、毛髮、蹄、角、皮渣、糞、胃及瘤胃內容物...等以外的已搾油乾燥帶骨動物組織。 |
Meat By-products(肉類副產品) |
肉類副產品為由屠體分離出未搾油、乾淨的"肉以外之部分"。可包括肺、脾、腎、腦、肝、血、骨、部分去脂低溫脂肪組織、及胃腸(去除內容物)。不含毛、角、牙及蹄。 |
Poultry By-products(禽類副產品) |
禽類副產品必須含有未搾油過、由禽類屠體所分離出乾淨的頭、腳、內臟。但不可含糞便及外物-除非是處理過程中無法避免之微量可接受雜質。 |
Poultry By-product Meal(禽類副產品粉) |
禽類副產品粉包含磨成粉狀、搾過油的部份禽類屠體,如頸、腳、未成形蛋、腸。不含羽毛,除非是良好處理過程中無法避免的微量可接受雜質。 |
Animal By-product Meal(動物副產品粉) |
動物副產品粉為已搾油後的動物組織﹔不包括毛、蹄、角、皮渣、糞、胃及瘤胃內容物。除非是良好處理過程中無法避免的微量可接受雜質。此一成份係為涵蓋無法達到前述成份標準的動物組織而設立,因此無法標示特定動物組織種類。 |
(資料來源/台北市獸醫師公會月刊第17期 李嘉恩)
不過蛋白質的攝取也會依據不同情況有不同需求量,台灣大學動物科學技術學系教授林美峰舉例,幼犬需要的蛋白質為成犬的3倍、幼貓只需要比成貓多50%,另外也提醒飼主,要先請獸醫確認寵物是否有罹患糖尿病或其他慢性病,作為挑選合適飼料的優先考量。
[1]灰分不是一種成分,簡單地說,是飼料完全燃燒之後留下不能燒掉的部分,代表的是礦物質含量。低灰分對於控制結石的飼料是非常有意義的參考指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