寵物店禁售貓狗 美國再增一城市
特約編譯 何昱文/譯寫
位於紐約州的馬馬羅內克市(Mamaroneck)剛締造了一項歷史紀錄,成為紐約州第一個禁止寵物店販售繁殖場貓狗的城市。在美國和加拿大,已有越來越多像馬馬羅內克這樣「向零售貓狗說不」,規定寵物店只能送養流浪貓狗的城市,總數估約有125個。

早在2013年年底,紐約州就通過由州長安德魯.科莫(Andrew Guomo)簽署的法案,授權地方政府對寵物商人及其執照,可以自行制定法律規範。在那之前,地方政府是沒有這個權力的。
但卻直到2016年的2月底,馬馬羅內克市才成為紐約第一個制定相關法律的地方政府,依據新法令,寵物店禁止販售出自繁殖場(puppy and kitten mills)的貓和狗,而只能從威徹斯特縣(Westchester)的救援收容所及人道社會組織,或是在紐約州農業部註冊的單位,去取得狗狗和貓咪。
這項新法律的立意,當然是在打擊罔顧動物福利的繁殖場。

「這是開先例!」 提出這法案的諾門.布魯姆 (Norm Rosenblum)市長說, 「這是我參與過最有意義的提案,它非關政治,完全是為了動物的福利。」
在立法的會議上,信託委員會中的5名成員有4票贊成立法。另一成員利昂.波托克(Leon Potok) 雖也表示樂見立法保護動物,但他擔心適法性及日後會有訴訟,因此採取棄權。
至於一般民眾則對禁止販賣商業繁殖場的動物,大表贊同,並讚揚新法律順利通過。

非營利性動物救援組織哈里森寵物援救中心(Pet Rescue in Harrison)的總裁寶菈.奎恩可爾(Paula Krenkel)表示,這項法律對防止在駭人條件下繁殖動物及動物受虐狀況,具有深遠的影響。
「在這裡,我們知道幼犬繁殖場的恐怖,也一直在努力援救許多受害動物。」 奎恩可爾在一份聲明中表示, 「寵物救援中心對這項新法律舉雙手贊成,並希望它成為全州的楷模,以後更能推廣至全美國。」

寵物店不得銷售幼犬和貓咪的禁令,已在美國和加拿大蔚為趨勢,有許多城市通過了這項法令,例如芝加哥、鳳凰城、波士頓、聖地亞哥等,約有125個城市。
這不止是動物福利組織施加壓力的結果,一般民眾對於犬貓繁殖場內的恐怖情況,也都無法忍受。一位芝加哥的寵物店業主承認,有不少顧客在得知店裡有販賣繁殖場的幼犬後,就中止購物轉頭離開了。
全美和加拿大已通過寵物店販售繁殖場犬隻的城市名單,這裡查。
小百科:
根據維基百科解釋,Puppy mill 通常又稱Puppy farm,是以營利目的進行犬隻的大量繁殖,在美國約有4000家此類繁殖場,每年可繁殖出50萬隻狗。
繁殖場不同於商業性犬舍(Commercial kennels),犬舍須向美國農業部等政府機構註冊,並接受政府的查察,繁殖場則全然不受規範,往往成為貓狗等動物的煉獄。
看恐怖繁殖場Puppy mil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