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孩專用癌症新藥 從台灣進攻世界
記者 何宜/報導
根據研究顯示「癌症」已經是國內犬貓十大死亡原因之首,隨著毛小孩在家庭地位的提升與高齡化,往往一些腫瘤疾病也伴隨而來,成了飼主最擔心的一點。自去年初開始進行臨床試驗的臺灣動藥公司,在昨天宣布研發的TD-B10通過解盲試驗、正式命名為「抗癌能®Antican」,預計將在下半年正式上市,將可造福更多毛小孩!
臺灣動藥董事長陳建宏表示,農委會核准進行動物用新藥TD-B10試驗計畫,自2014年12月底至今年2月中的試驗期間,一共收案26隻罹患圍肛腺瘤的狗狗,分別在台灣大學、嘉義大學及屏東科技大學3所學校進行試驗。
負責撰寫臨床試驗總結報導的臺大動物醫院獸醫師李繼忠說明,試驗採隨機分組「雙盲試驗」,也就是飼主及醫生事先都不曉得狗狗是實驗組(使用TD-B10)或是對照組(未使用),是在所有資料都收集及分析過後,才會知道狗狗所屬組別,在科學方法上稱為解盲(unblind)。
實驗組14個案例裡有8隻狗狗有60%以上顯著的消退,也可以證實藥物是有效的,另外原本預期產生的副作用如血糖降低、局部腫脹的狀況,在後續每2個月定期追蹤下也都沒有出現。在 3日的記者會上陳建宏宣布解盲成功、且公布藥物正式名稱:抗癌能®Antican。
記者會上有另一個意外吸睛的焦點,就是參與試驗計畫成功對抗圍肛腺瘤的西施犬「多多」。飼主詹小姐6年前在路上撿到全身毛髮打結、髒兮兮的多多,送到動物醫院後推估有7、8歲、掃不到晶片,所以詹小姐便收養了牠。一年前多多在寵物美容時,被美容師發現肛門附近有小腫塊,於是詹小姐帶著牠到附近的動物醫院,輾轉被轉介到台大動物醫院進行抗癌能的治療。
臺灣動藥產品部部長張明義表示,目前已經和全台各地約20家動物醫院簽訂預銷售的合作契約,除了傳統銷售藥物之外,也將有一套嚴謹、包含術前至術後的全方位培訓過程。陳建宏也強調,這個全新的合作模式也是推向國際市場的秘密武器。預銷售合作對象之一的中華民國獸醫師公會全國聯合會理事長陳培中也開心的表示,身為獸醫的他要感謝臺灣動藥研發這項新藥,將來拯救毛孩生命的機率大增。
陳建宏表示,抗癌能售價已向全台300多家動物醫院做過市場調查,將會落在民眾可以負擔的範圍,約為幾萬元之間,會依據犬種體型而定。而療程一次為10天、一天打一針且假日休息。傳統癌症治療多以手術或化療,有麻醉及副作用風險,相較之下抗癌能不需麻醉且副作用較低。目前臺灣動藥也正在試驗抗癌能的擴充性適應症,只要家中毛小孩疑似有體表腫瘤,都可以和臺灣動藥聯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