兔肉”經濟實惠”?難推廣事出有因

記者 李娉婷/報導

一個國家吃不吃某種動物肉,除了傳統信仰外,也常常取決於社會氛圍,在台灣,最搖移不定的肉食選擇,或許就是兔肉了──貓狗肉能不能吃的爭議一直存在,但普遍大眾都不想嘗試,對兔肉的態度則開放許多,過去也曾有網路文章列出各項食用兔肉的好處,被網友大量轉發,不過,台北市愛兔協會表示,兔肉市場無法在台灣發展的原因,絕對不單單只是因為社會氛圍。

兔肉經濟又實惠,在台灣推不動是因為兔子可愛?來看看詳細原因為何。 台北市愛兔協會/提供

對於網路文章指出兔子繁殖能力強、吃草不吃穀物,隨便養隨便活、投資跟勞力成本低、肉可以吃,皮毛可以賣,整隻都好利用等兔肉「經濟實惠」的理由,愛兔協會保育組一一說明:兔子的繁殖力超強是事實,但還有「育成率」需要算入,根據畜產試驗所的統計,仔兔4週齡的育成率約74.1%,高溫夏季分娩的仔兔則只有54.9%,而這還是在高規格的飼養環境下,小農的育成率只會更低,或是養出不符產業規格的傷病兔。

「吃草不吃穀物,隨便養隨便活」則更是錯誤的觀念,愛兔協會保育組說明,產業中所飼養的肉兔或毛用兔,都是給予包含粗纖維、穀物、燕麥、蛋白質與營養添加等的「混和精料」搭配飼料;此外,養兔產業的適宜氣溫是約攝氏20度的乾爽氣候,台灣沒有這樣的天然環境,加上只要是大量飼養,就一定需要為動物做疾病預防,絕對不會是「雖便養隨便活」。

雖然寵物兔的主食為「牧草」,但作為經濟動物飼養的兔子和其他家禽一樣,也是吃飼料。 取自網路

在投資與勞力成本方面,除了上述的氣候劣勢與疾病預防都會耗費成本外,育種管理也是一筆開銷,以有兔肉市場的法國為例,90%以上的兔場是採人工受孕,由配種廠負責採精並低溫保鮮,搭配荷爾蒙協助受孕,儘管是產銷大國,在法國的兔肉市場價約為一公斤600元,沒有比較便宜。

至於兔子的肉可以吃、皮毛可以賣,「整隻都好用」這項原因,愛兔協會保育組表示,所有經濟動物也都是如此,不論是雞、豬、牛、羊,哪一種動物不是肉可以吃,皮毛也可利用?愛兔協會說,台灣在取皮、製毛等兔製品的周邊產業鏈上幾乎是完全空洞,才是導致養兔產業沒有被極大化利用的原因

兔肉產銷大國法國的養兔場。愛兔協會表示,支持兔肉產業者,如果有心讓產業復興,就更應該回歸到專業畜牧與產銷管理,而不是只看兔子的生理資訊。  台北市愛兔協會/提供

愛兔協會表示,台灣兔肉產業的蕭條,其實早在民國70多年就開始,當時社會對貓狗的動物福利觀念也才剛萌芽,吃不吃兔肉其實只是社會選擇。愛兔協會也提醒兔友,兔子可不可愛,絕對不是牠們可不可以被吃的理由,兔友們需要學會尊重合法權益,並讓市場自由決定產業存在與否──飲食文化來自於與物種的情感聯繫,現今30歲以下的台灣民眾普遍從小習慣兔子是寵物,要將兔肉變成主流飲食本來就有困難,對於夕陽產業,自己跳進去和人爭論,反而是在為人做廣告。

所屬專案: 
本系統已提升網路傳輸加密等級,IE8及以下版本將無法支援。為維護網路交易安全性,請升級或更換至右列其他瀏覽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