奶貓兩三隻-大學生中途記事
/安冬(人類),育有一子(貓)一女(貓)
半年前,大二上學期開學第一天的晚上六點多,我在網路上看到了一篇求救的文章,有人撿到一窩尚未斷奶的小貓咪,不知道該怎麼照顧才好,而地點就在離三峽不遠的鶯歌,於是我請她替貓咪保溫,並且趕快送來三峽給我。

其實遇到小奶貓的正確程序是這樣的:若貓咪沒有立即的危險(例如在車水馬龍的路中央、或者附近有未繫牽繩的狗可能對貓咪造成威脅),那麼請在原地等待貓媽媽回來,貓媽媽很可能只是離開一陣子去覓食,或是正在移動巢穴,才會把小貓暫時地留在原地。如果貿然地碰觸小貓,在牠們的身上留下人類的氣味,那麼貓媽媽有可能會察覺到危險,並且決定放棄孩子。
而人工餵奶的小貓的存活率是不高的,貓媽媽也會因為沒有小貓吸奶而漲奶,若是不幸感染而形成乳腺炎,會造成疼痛、發燒,十分不舒服,嚴重則有可能因此死亡。而我接手的這一窩小貓,已經被貓媽媽留在原地兩三天了,失溫及脫水的現象都很嚴重,是再不救就會有生命危險的情況。

頭幾天我幾乎是沒有睡的,每一至二小時就得餵一次奶,再幫牠們催尿、催便(用衛生紙輕輕磨擦小貓尿道口及肛門,模仿貓媽媽以舌頭舔舐的動作,引導牠們排泄),其實我恨不得時時刻刻守在牠們身邊,牢牢盯著牠們,不讓死神有接近的機會。
出門去學校上個兩堂課便趕回家一次,深怕自己一個閃失,半個手掌大的孩子就會沒了呼吸心跳。即便我先前就有餵奶貓的經驗,仍然覺得非常辛苦,在牠們的生命跡象穩定之後,大約每隔四至六個小時要餵一次奶,不但不能出遠門(要趕回家餵奶),而且連晚上睡覺時都得要調鬧鐘起來泡奶粉,每日如此,持續一個月左右,直到牠們斷奶。

剛接手的時候,三隻小貓都因為皰疹病毒感染,眼睛被乾硬的分泌物沾黏得很嚴重,我用溫水及眼藥膏(不含類固醇的抗生素)塗抹,慢慢地軟化汙垢,再輕輕擦拭乾淨。把分泌物擦掉之後,我發現其中一隻貓的兩顆眼球是萎縮的。
帶去獸醫診所就診之後,醫師表示牠雙眼全盲(我當下差點在醫師面前眼淚奪眶,一時之間不曉得該做何反應,除了心疼小貓,也擔心之後的醫療、照顧和送養問題),而檢查之後,更發現三隻貓都有先天缺陷:上眼瞼缺損,需要每日點眼藥水,在牠們長大後則必須接受眼瞼的重建手術,否則眼角周圍的毛持續刺激眼睛,會造成結膜炎。

每天記錄牠們的體重,一有問題馬上緊張得直奔獸醫診所,課業壓力重且睡眠不足的日子,不是太輕鬆,可是因為愛上了牠們稚嫰的咪咪聲和熟睡的幸福表情,更因為深深知道自己是被需要的,肩負著讓小生命好好活下去的重大責任,所以一天天揉著痠澀的眼睛,撐啊撐著也這麼過去了,終於小貓們像捏黏土一般被我捏大了。

因為牠們沒有貓媽媽,所以身為奶媽的我,必須負責訓練牠們斷奶、使用貓砂(那段時間實在是,洗了好多被尿濕的毯子啊)。也因為其中有一隻盲貓的關係,所以我上網查了許多相關的資料,發現盲貓在日常照顧上其實跟看得見的貓咪差不多,只要到新環境時帶牠去認識食物、水和砂盆的擺放位置,並且不要太常變動傢俱的擺設位置,貓咪的學習能力是很好的,不太需要擔心適應上的問題,所以即使牠看不到,生活品質仍然能和其他貓咪一樣好。
且盲貓的嗅覺和聽覺也較一般貓咪更加敏銳,天生看不見的貓咪甚至根本不曉得自己和別人有什麼不一樣,個性也特別撒嬌、黏人唷!

做為一個大學生貓中途,在資源、體力和時間有限的狀態下,無法幫助太多受苦受難的貓咪,但是每一隻我帶到身邊的貓咪,我都會付出很多感情來照顧,所以送養時的分離更是難受,但我的能力範圍僅止於此,替牠們找到好家庭,我就必須放手了,只願這些孩子,每一個,都能一生幸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