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歲賞鳥人 教你正確入門

記者 何宜/報導

推出療癒系野鳥影片《野鳥小麻吉》的翁政鴻,因為兒子小時候的興趣使然,讓兩人結伴一頭栽進賞鳥的世界。沒想到竟也意外影響了親戚的兒子陳箴,從8歲就開始跟著翁政鴻去拍鳥,這位今年已經9歲的小朋友也特別在影片裡獻聲、錄製有趣的開場配音

賞鳥20年的翁政鴻,被兒子帶進「鳥」世界後,也影響親戚的小孩。 取自野鳥小麻吉

翁政鴻笑說,陳箴一直都對大自然相當感興趣,也愛跟著大人到處跑,跟著去看了幾次鳥後也跟出興趣來,爸爸也買了台數位相機給他、方便他紀錄看過的鳥種,至今拍攝過的鳥種約近100種,連當初剛開始用來紀錄的《臺灣常見100種鳥類》圖鑑後來都被陳箴說有些鳥在上面查不到,去年才趕緊又買了《臺灣野鳥手繪圖鑑》!

為了賞鳥、拍鳥,年紀在鳥友中算是相當小的陳箴也因此培養出耐心,更學會要保持安靜、融入環境等等。翁政鴻也說道,因為陳箴的關係也讓陳箴爸爸一起開始賞鳥,就像當初自己受兒子影響一樣。

親戚的小孩今年已經9歲,賞鳥資歷近1年,已經紀錄過近百種鳥類。 取自野鳥小麻吉

而翁政鴻也分享在拍攝《野鳥小麻吉》時的有趣故事,10幾年前他曾跟兒子在八仙山看過一種名叫小剪尾的鳥,很想要放在這次的影片中,最後皇天不負苦心人,讓他在杉林溪再次遇到,而且那隻鳥在溪邊停了很久都沒飛走,也讓翁政鴻心滿意足地拍了一整天。另外他也意外拍到了台灣體型最小的貓頭鷹「鵂鶹」,回想以前有兩回等待許久、卻相繼被手機鈴聲及路過車輛把鳥嚇跑的經驗,讓他認為影片中能順利紀錄到相當難得。

翁政鴻也大略介紹,不同地區的鳥出沒的時間不太一樣,山上的鳥大多在早上及傍晚出來覓食、比較有機會看到;海邊及溪邊的鳥出沒時間則較不固定。也依據不同品種,有的鳥很怕人、安全距離要拉得非常遠;有的則可以近距離觀賞。他也建議想多認識鳥的朋友,可以從加入各縣市的鳥會開始,也可以跟著專業人士去賞鳥,都能很快累積正確知識

不同地區的鳥出沒時間及習性都會不一樣。 取自野鳥小麻吉

至於對更入門的民眾,翁政鴻說可以去公園或植物園多繞繞,只要放鬆心情、放慢腳步、用心觀察,就很容易能發現一直在你周遭的鳥兒!但也要記住,看到鳥要保持不干擾、拍照不開閃光燈的規矩喔!

所屬專案: 
本系統已提升網路傳輸加密等級,IE8及以下版本將無法支援。為維護網路交易安全性,請升級或更換至右列其他瀏覽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