動物園單身漢 情人節顧影自憐
記者 何宜/報導
今天是西洋情人節,也是農曆春節最後一天假期,不少情侶可得把握最後一天的否假期共度甜蜜時光!不過台北市立動物園有不少落單動物可就觸景傷情了,像是無尾熊跟金剛猩猩寶寶都還沒有另一半,想開心過情人節還得等上一段時間。

台北市立動物園自民國1999年向澳洲庫倫賓野生動物保護區借殖無尾熊至今,雖然因為潛伏於基因體內的反轉錄病毒發作,折損了好幾隻無尾熊,但也幸運繁殖出不少隻個體,讓族群量得以持續攀升。
由於無尾熊不是群居的動物,每隻個體幾乎都需要自己的獨立生活空間,尤其是雄性個體,即使為了曬太陽跟著保育員路過其他雄性無尾熊的家門口,也經常會出現互相吼叫示威的行為。
為了讓牠們有更舒適且較寬廣的生活空間,經過與澳洲庫倫賓野生動物保護區專家討論,決定在澳洲動物區籌設簡易無尾熊展示區。個性較溫和淡定的雄性無尾熊「咖啡派」被選中打頭陣,進駐澳洲動物區的新家,目前正在熟悉新環境,但只要天氣好,就可以看到咖啡派在戶外曬太陽。

台北動物園發言人曹先紹也表示,年紀小的咖啡派將是先鋒部隊,未來將依展區規劃,或許會有更多單身漢移入澳洲動物區。除了單身的無尾熊外,同樣單身的金剛猩猩寶寶在找配偶前,竟要先找同樣是單身漢的同伴!
民國76年「寶寶」來到剛在木柵地區重新開幕的臺北市立動物園,當時牠年僅2歲,體重10.1公斤。在保育員細心的照顧下,轉眼寶寶已經31歲,體重增長近16倍,目前標準體重158公斤,已經是隻帥氣的銀背金剛猩猩,但最大的遺憾就是沒機會傳宗接代。
為了幫社會型的金剛猩猩寶寶找到好夥伴,動物園近年來不停地努力,除了積極改善大型靈長類照養環境、提升醫療管理技術外,也持續派員出席國際會議、參訪知名動物園,或主辦國際會議,逐步深化與關鍵保育機構及專家的互動。

目前歐洲金剛猩猩瀕危物種保育計畫委員會,已做出105年度族群管理建議,將調度波蘭歐普勒動物園(Opole Zoo)18歲的雄性金剛猩猩「迪亞哥D’jeeco」到台北動物園,建立一個單身漢群,一方面讓「寶寶」重新適應社群生活,另一方面也讓不同動物園的金剛猩猩個體與照養空間搭配,更符域外保種計畫的需求。
寶寶未來仍將有機會加入繁殖計畫,而「金剛猩猩空間管理改善工程」3個月施工期間,寶寶會與公黑猩猩群當鄰居,輪流共用活動場,所以今年農曆年無法與大家見面。
金剛猩猩寶寶進展
101年主動邀請歐洲金剛猩猩瀕危物種保育計畫委員會成員蒞園指導
102年開始參加歐洲動物園暨水族館協會年會
103年將「寶寶」加入歐洲金剛猩猩瀕危物種保育計畫進行族群管理
104年獲邀於巨猿類分類諮詢專家群年中會議中進行報告,終於幫臺北市立動物園爭取到正式納入歐洲金剛猩猩保育計畫動物調度與運輸規劃的機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