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濟差 英國”安樂”健康犬貓

特約編譯  小陸/譯寫

2015年2月新版《動物保護法》上路後,全台公立收容所預計於2017年全面實施零安樂,台南市和新北市更搶先於2015年推行。零安樂究竟可不可行?會不會是鏡花水月夢一場?讓我們看看動保先進國家——英國的安樂死現況,透過他們遭遇的困境來思考台灣未來可能面臨的問題。

動保團體估計英國政府歷年收容的流浪犬數量。2008年金融危機爆發後,流浪犬數量一度激增。 取自狗信託

英國的流浪犬基本上是由地方政府收容7天,若未找到原飼主,可能:一、交付認養者;二、交付民間收容所;三、安樂死。儘管英國政府並未公布安樂死數據,不過根據動保團體狗信託的估計,2014年4月~2015年3月英國公立收容所經手約10萬隻流浪犬,其中有5%,即5千隻遭到安樂

由於英國政府的收容期限短,民間動保團體的力量就變得非常重要。英國的主要民間動保團體包括:英國皇家防止虐待動物協會(RSPCA)、巴特錫犬貓之家(Battersea Dogs and Cats Home)、狗信託(Dogs Trust)和貓保護(Cats Protection)等等,他們在各地成立收容機構,一邊照顧飼主丟棄的犬貓,同時替牠們尋找新飼主。

 根據諾丁漢大學的調查,即便英國動保團體的志工比例近8成,2010~2011年度的總支出仍高達3.4億英磅(約166億台幣)。 取自PetsPyjamas

根據諾丁漢大學針對英國民間動保團體的調查研究,2010年期間,參與調查的團體共收容約9萬隻狗和16萬隻貓,其中半數是飼主棄養,其次的理由則為走失。雖然有75%的狗和77.1%的貓找到新家,但牠們可能面臨的第2個結局仍是安樂死,犬貓安樂死比例分別為10.4%和13.2%。另一個主要問題是,多達44.3%的狗和62%的貓在收容候補名單上,意即多數民間收容所可能一整年都沒有空位。2013年,英國皇家防止虐待動物協會便因收容空間不足安樂了165隻健康狗和538隻健康貓。 

這類民間動保團體的營運資金多半來自民眾捐款。例如英國皇家防止虐待動物協會2013年的收入約1.2億英磅(約59億台幣),其中捐款就高達1億英磅(約49億台幣);換言之,英國動保團體很容易受到景氣波動的影響。而在2008年金融危機爆發後,由於民眾捐款減少,加上無力續養寵物的飼主激增、有意認養的飼主銳減,造成犬貓收容數量大幅增加與收容長期化,許多動保團體因而陷入財務困境。

英國皇家防止虐待動物協會前首席獸醫馬克.伊文思(Mark Evans)認為,只要飼養和訓練得當,斯塔福郡鬥牛㹴是非常棒的伴侶寵物。 取自Nextranks.com

雪上加霜的是,英國年輕人近年時興飼養斯塔福郡鬥牛㹴(Staffordshire Bull Terrier)這類猛犬,刻意訓練牠們的凶性後,又因無力控制而棄養。攻擊性犬隻很難找到認養者,收容上也需要單獨籠舍,可能長期占據收容空間,導致所方不得不安樂健康犬隻。根據《每日電訊報》的報導,2009年收容7,866隻狗的巴特錫犬貓之家,即由於斯塔福郡鬥牛㹴數量暴增,被迫安樂1,931隻危險性較高的健康犬。

所屬專案: 
本系統已提升網路傳輸加密等級,IE8及以下版本將無法支援。為維護網路交易安全性,請升級或更換至右列其他瀏覽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