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虎誤觸獸鋏截肢 將擔任保育大使

志工記者 瑭芯/報導

南投縣集集特有生物中心野生動物急救站, 6日收到民眾在檳榔園救援的一隻誤觸獸鋏的石虎;獸醫師研判左前腳中獸鋏的石虎,組織壞死須截肢才能保命,不適合野放,未來將擔任保育大使,呼籲大家共同關愛石虎,也促進域外保育研究起步!

左前腳中獸鋏的石虎,組織壞死須截肢才能保命,無法野放,規畫出任保育大使。 特生中心野生動物急救站/提供

日前中寮鄉一位民眾在住家附近山林散步,隱約聽到動物哀嚎聲,循聲尋覓後在檳榔園發現誤觸獸鋏的石虎,不確定中獸鋏時間,只見左前腳腫脹,他隨即將石虎連同獸鋏裝在紙箱內,送往集集特生中心野生動物急救站。

該石虎為雄性亞成體,體重約3公斤,目前仍由急救站治療。 特生中心野生動物急救站/提供

特生中心研究助理林育秀說,急救站去年共接獲13起石虎救助案件,救傷原因包括路殺及獸鋏夾傷等,其中11起都是路殺,而幸運救活的只有1,就是去年年底苗栗縣卓蘭鎮郊一隻車禍的雌性小石虎,經救治後可望野放;而去年10月在名間鄉山溝落難失親的小石虎,目前仍在進行野放前置練習。

苗140路殺被民眾撿拾事件中的冰存石虎,在大家努力下終於寄到特生了,不管是死是活,在研究單位眼中,每一隻瀕臨絕種的保育類動物都很重要! 「貓徑地圖王小明」/提供

林育秀也表示,石虎是淺山生態系頂級消費者,對農地鼠類族群的控制及生態系統的穩定皆扮演重要角色,因此,避免石虎族群持續減少甚至滅絕,是當前最重要的課題。而現階段石虎保育工作應著重棲地保護和推動友善石虎棲地,以在地經營的方式,透過解說教育活動讓民眾認識石虎及了解其重要性,並藉由溝通過程讓農民了解獸鋏、鼠藥或農藥對石虎可能造成的危害,讓農民自發性減少農地用藥及使用對環境友善的耕作方式。

藉由推動在地居民認同石虎保育,同時建立一個就地保育模式,未來可望擴大範圍到其他地區石虎族群或其他瀕危物種的保育工作。再由農民雞舍危害通報網絡的建立、校園保育教育宣導、以及農民友善石虎農作推動等方式,降低人與石虎衝突造成的傷亡,創造人與石虎造雙贏局面,確保石虎族群永續。

石虎是淺山生態系頂級消費者,對農地鼠類族群的控制及生態系統的穩定皆扮演重要角色。「石虎保育大使 阿虎加油」/提供

野生動物急救站提醒您:

 

野生動物急救站隸屬農委會特有生物研究保育中心,因應動物照養與醫療,全年無休,但並非24小時,上班時間為8:30到17:30。若晚間有緊急野生動物案件,可先來電「049-2761331分機309」並將動物送至特生中心警衛室,由警衛聯絡處理。若不方便晚上送來,或並非緊急狀況,可將動物放在舖報紙或毛巾的打洞紙箱中,並視情況進行保溫,隔天早上再盡速送往救傷單位。

 

如無法將動物交給急救站人員,而交由警衛處暫時保管,請務必填寫「野生動物急救申請表」,藉由表上提供的資訊,可幫助獸醫師更快判斷動物狀況,以及未來野放地點依據。

所屬專案: 
本系統已提升網路傳輸加密等級,IE8及以下版本將無法支援。為維護網路交易安全性,請升級或更換至右列其他瀏覽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