寵物浣熊養出麻煩?裝籠丟路旁
記者 呂幼綸/報導
台灣動物新聞網1月12日才刊出「浣熊當寵物成災難 日本年殺2萬隻」,1月13日新北市動保處就在土城發現了一隻裝在籠內被棄置路旁的浣熊,擔心牠破壞籠子逃逸,可能傷害到小型犬貓,立即帶回動保處安置。
新北市動保處表示,13日在土城區金城路發現一隻裝在籠內棄置路旁的毛茸茸動物,原以為是附近居民飼養的寵物波斯貓,靠近查看才發現是一隻浣熊。鑒於國外時有小型犬貓被浣熊襲擊受傷甚至死亡的事故,動保處因此在浣熊破壞籠子逃逸前將其帶回安置。
動保處表示,這隻浣熊年約1至2歲、體長50公分、體重6公斤,為雌性成體;在台灣寵物市場中,浣熊是新興熱門物種之一,因為長相可愛,容易吸引對其習性不了解的民眾購買,但隨著牠們越來越大兇性漸增後,常會破壞家具甚至傷害人和其他寵物時,有些就會被棄養,也有部分是在破壞籠子後逃逸。
如同「浣熊當寵物成災難 日本年殺2萬隻」一文報導,野化的浣熊已在日本造成高額農業損失,而且浣熊繁殖力強,一旦在野外建立族群,對本土的原生種動物將形成極大威脅。而生活在都市近郊的浣熊,常會潛入人類住處偷竊食物,或翻倒垃圾桶覓食,由於牠們眼睛週圍有黑色條紋特徵,因此被稱為「食物小偷」。
源自北美洲的浣熊,會在進食前把食物放在水中洗濯,因此得名;而國外也有飼主上傳牠們把手機、鞋子統統丟入水盆中「搞破壞」的影片,可以了解這個獨特的生活習性,就常讓飼主防不勝防、不堪損失。
所以新北市動保處呼籲,一些被當作寵物販售的外來種野生動物,雖然長相可愛,但並不適合當寵物,民眾在購買前一定要考慮清楚,一旦飼養後真的無法續養時,應該尋求相關收容單位的協助及建議,不可隨意丟棄放生,影響自然生態環境。如果飼主任意棄養寵物,可依照動物保護法處3萬元以上15萬元以下罰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