問題不在動物多 在人的心態!
/ 麥志豪 (香港非牟利獸醫服務協會執行主席)
Sting有首歌是這樣的唱:If you love somebody, set them free ……
對於一些習慣了浪跡天涯自由自在的社區動物,我常常也希望可以抱著這種態度,特別有些天生很怕人的貓狗,勉強困著牠們和人類一起生活,不一定就是愛牠們的表現。試過帶一些很怕人的狗狗出領養日,牠們全程縮著尾瑟縮一角,別人摸牠時會像貓王不停的震。當一次又一次的無人問津,最後返回狗場和一大群狗相處反而更開心。至於一些要終身困在籠裡的,即使有溫飽,但失去了自由,也是苦不堪然。
但問題卻不是如此單一。在香港,社區動物的生存是一個很複雜的死結。

首先,世界上很難找到比香港更稠密的城市,普通一個屋村人口可以動輒幾萬,而大部分的社區都會有動物的存在。除了是昔日舊區遺留的動物不斷繁殖外,市民不斷的遺棄動物是最大的禍根。而這些動物又再交叉繁衍,所以根本很難將動物排除於社區之外。在某些社區裡甚至可以看到人、車、動物爭路。
過去一段時間,我們不斷看到動物在馬路上被撞傷撞死的新聞。這些動物還包括了野豬、猴子、黃牛。牠們是野生動物嗎?也不全是,在香港城市和鄉郊界線如此模糊,你看在金山裡居住的猴子天天都在停車場活動,幾百隻每日來回穿梭過馬路。他們見人見車一如見山見樹。而每日在馬路上受傷的動物都是因為交通意外嗎?又不全是,幾年前大嶼山八隻牛被車死的慘劇有可能是意外嗎?幾星期前元朗貨van撞死狗,和剛剛在屯門車死狗後司機冷笑離去等,你會相信是意外嗎?
還未算入香港一班特有的虐待動物狂,毒狗案、偷貓案、踢死貓、斬斷手腳、淋鏹水、捕獸器捉豬捉狗……林林總總的虐待動物手法,一如電話騙案層出不窮。
所以問題也未必在於動物的數量,甚至不一定在於環境,而是在於人,在於我們的態度,人民的質素。如果我們依然跳不出「人類超然於萬物而動物死不足惜」的霸權思維,那即使只是小貓三四隻,也不見得可以在這地方活得自由而安全及有尊嚴。
對於一個有基本良知又愛護動物的人來說,眼看著這些動物在社區內性命朝不保夕,情何以堪?!有些義工看見有動物在街上流浪,能力許可的話都會忍不住捉牠們回家再作打算,表面是剝奪了牠們的自由,但卻也是保了牠們的人身安全。這的確是很為難很為難很為難的兩難!!
我有一些很愛動物的朋友,他們駕車從來不走大埔道,在新界地方也不敢走小路,怕不小心意外撞到動物。他們雖然愛極鄉郊的生活,但也不敢搬進新界像元朗的地區,因為那裡太多吃盡苦頭的社區流浪狗,一世也救不完。
在香港,要理性平衡對待社區動物,難道只有逃避??
本文轉載自香港am730麥志豪「動物緣」專欄
達人小檔案
香港非牟利獸醫服務協會執行主席 麥志豪(Mark)
20多歲開始接觸動物,稱許動物與人的感情、溝通方法很單純,很容易就讓人感到快樂,也因而決定投身動物福利行業,希望讓貧窮人士的寵物也可享受醫療服務。FB:https://www.facebook.com/mark.mak.182
香港非牟利獸醫診所特別規則
•拒絕為寵物繁殖者或繁殖場提供任何醫療服務
•拒絕為動物作不必要的安樂死
•按不同階層的人士收取不同診金,綜援戶、失業人士可獲四至六折折扣
•有需要人士可分期付款支付醫藥費或手術費
•收養的流浪狗前往接受治療,可獲極大折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