寵物履歷vs.寵物店禁賣狗 你怎選
記者 何宜/報導
日前破獲的林口非法繁殖場不當飼養犬隻,有些籠內的狗甚至已經化為白骨,相當駭人。在媒體爭相揭露下,也再度喚起了民眾對非法繁殖場的關注。動保團體針對如何做好源頭管理,也各自提出不同看法,有希望建立寵物履歷制度、也有希望禁止寵物店販賣等。而農委會則認為只要能落實寵物登記,並加強現行的管理手段,就可打擊非法繁殖業。
希望推動政府建立寵物履歷的桃園市推廣動物保護協會理事劉盈如表示,原本希望能藉由新版動保法規定家犬貓需強制絕育的條文,從此杜絕私人或非法繁殖場,沒想到法令上路後,政府遲遲沒有展開犬隻普查,而且業者只要在被查到沒有替犬隻絕育時,馬上補申請免絕育就可輕易逃過一劫,讓動保團體期待落空。
劉盈如也解釋,現行法令有要求犬隻在寵物商店販售時,要標明繁殖場來源證號,但是一串數字對消費者來說並不具任何意義;此外,目前規定幼犬只要離乳(約2月齡)就可以販售,因而產生許多非法繁殖的動物,透過合法寵物店進行漂白再銷貨的情況(例如新北市7月破獲的成功寵物坊)。
為了防範上述情況,劉盈如希望推動的履歷是消費者可以透過掃晶片(或QRcode),就可以得知這隻幼狗在哪個合法繁殖場出生、繁殖場負責人資訊、狗狗出生日期、種公種母資訊(類似國外犬舍的血統證明、確保幼犬沒有遺傳性疾病)、疫苗施打日期等詳細資料,均需對消費者揭露,並做好雲端連結,讓各地的消費者、地方主管機關可上網即時查詢。也建議政府應規範業者在寵物2月齡就需施打晶片並做寵登,避免非法繁殖場有上下其手的空間。
發起「讓動保旗幟飄揚」活動的劉偉蘋,則認為政府可以直接鼓勵寵物店家停止販售貓狗、轉而協助送養,並讓有品種犬需求的消費者直接到合法繁殖場購買。事實上,今年度陸續已經有許多連鎖寵物店如此實施,也廣泛獲得民眾支持。劉偉蘋也認為,將來販賣活體的寵物店也會日益減少,而民眾若是直接追溯到最上游的繁殖場,一方面能協助政府監督其環境與飼養狀況,另一方面可以更了解幼犬貓的健康狀況。
農委會動物保護科科長江文全回應,日前也曾和寵物公會、動保團體等進行非正式會面討論,也獲得共識,近期因要將貓納入特定寵物中,屆時會一併連同杜絕非法繁殖場納入草擬條文中。
江文全解釋,只要落實源頭管理的目的是一致的,其實方法、管理方式都可以再討論,因為事實上相關的規範在動物保護法當中都有,例如規定買賣皆需替寵物植入晶片,只是在寵物登記上飼主和繁殖業者有4、6個月犬齡之別,他也認為不需要到建置寵物履歷的程度,只要加強現有的管理手段即可填補漏洞。
江文全補充,除了落實合法繁殖場的源頭管理、也會和杜絕非法繁殖場雙管齊下,例如阻斷以合法掩護非法的狀況、加強查緝家戶私人繁殖場、家犬貓強制絕育、發給檢舉獎金等等。不過在政府尚未制訂出相關規範之前,民眾能做的就是盡量以領養代替購買,若有品種需求,也應那挑選合法寵物店家、並確定寵物來源是合法繁殖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