獸醫強制進修 制定施行辦法挑戰大

記者 黃靖雅/報導

立法院於12月15日三讀通過《獸醫師法》部分條文修正案,其中執業獸醫師的「繼續教育」規定,引發不少獸醫師議論。要求獸醫師需不斷進修才得更新執業執照,在國際上絕非先例;讓醫療水準與時俱進推行繼續進修是大勢所趨,大多數獸醫師也都認同,為何仍有部分獸醫師提出質疑?未來主管機關在訂定細部規範時,有哪些部分應注意,以避免美意淪為形式?

獸醫師繼續教育入法,飼主自然樂見其成,那麼獸醫師自己又怎麼看這條法律呢? 台灣動物新聞網資料照(何宜/攝)

多年以前,就陸續有獸醫師提議將獸醫師繼續教育規範入法,以提升獸醫醫療品質。去年6月,農委會動植物防疫檢疫局、各地方動保處、獸醫師公會等,終於研議出完整的獸醫師法部分條文之修正草案;然而直到現在為止,修正草案仍卡在防檢局法規室。這次三讀的部分條文,是由立委直接提案,所以進程快速不少,12月2日在立法院經濟委員會初審,14日就三讀通過

農委會副主委陳志清在初審時曾表明,法規目前的規劃,是希望獸醫師在6年內,至少要修滿120點的教育時數,才能更新執業執照,雖然120點這個門檻還未拍板定案,但可預見的是,未來獸醫師如不能在6年內達到法定進修時數,恐將不能繼續執業。至於繼續教育的認證機構、認證課程及細部執行方式,未來將組成教育委員會來共同討論。

雖然法案才剛通過,執行方法和細節都還有待後續討論,但立院只用12天即通過一項關係獸醫師執業權利的法案,又未曾舉行公聽會,不免讓部分獸醫師感覺不佳而產生反彈。

據調查,全台約2000位技術獸醫中,只有約500位有參加醫學會議、大型研討會等的紀錄;但一些獸醫師反應,目前獸醫教育資源的南北落差大,大型醫學會議和研討會等多在北部舉辦,中南部的獸醫師,繼續進修所耗費的時間成本,會比北部的獸醫師來得高;再者,研討會多需報名費,因此也有獸醫師無奈慨歎,難道一定要花錢拿時數?自己讀資料就不算進修嗎?

在小小的台灣,獸醫繼續教育資源分配就有南北落差,主管機關要制定出一套通用的遊戲規則,難度不小。 台灣動物新聞網資料照(李娉婷/攝)

雖有獸醫師對此表達不滿,但大部分獸醫師多持樂觀其成的態度,如世界獸醫師會準會長江世明就以美、加、英、澳等國為例,強調獸醫繼續進修制度在先進國家早已實施,甚至日本、韓國也有繼續教育制度,台灣直至今年才入法,起步已算晚,而防檢局初步訂定的6年120點在各國中並不算高。

台灣獸醫界的醫療品質仍有相當落差,江世明認為,「獸醫整體醫療品質提升,獸醫師的地位才會上升,就像美國,獸醫甚至比人醫難考,因而地位和收入也很高」。具獸醫師身分的中華民國保護動物協會秘書長黃慶榮同樣認為,醫療知識、技術日新月異,強制獸醫繼續教育有其必要性。

獸醫師法的修訂,不只獸醫師關心,獸醫系學生也十分關注。台灣獸醫學生會公關長許智惠代表學生會提出建議,「目前常見的再教育訓練多歸屬小動物醫學領域,但仍有部分獸醫師,或是負責牧場醫療,或是管理、照顧實驗動物(如實驗鼠、兔等)的健康,也有擔任藥廠飼料廠的業務」,如果要推行繼續教育發揮效益,主管機關核可的課程範圍就必須更寬廣。

繼續教育課程不能只有小動物醫學領域。 台灣動物新聞網資料照(何宜/攝)

另外,許智惠和獸醫學生會的幹部們認為,要推動獸醫繼續教育,政府除應彌補南北資源不平等的差異,進修標準、再教育講座的內容和講師,也都應經過仔細的評估及篩選,確保課程品質。此外,他也表示,依據國外的做法,為鼓勵獸醫師多參加大型研討會,這類研討會的記點會有加乘,例如:參加1小時,可累積1.5點、2點等,這部分防檢局也應詳細、謹慎地去制定。

防檢局副局長施泰華則表示,為方便獸醫師進修,未來將考慮開設免費的線上課程;如果獸醫師有「花錢買點數」的疑慮,也會盡力把免費課程的時數提高到門檻之上。

為弭平獸醫師的疑慮,並提升獸醫師配合繼續進修的意願,負責制定施行方法的教育委員會,未來面對的挑戰不小,如何增加地區性的研討會及課程,同時確保內容品質,需要花費心力去構思

所屬專案: 
本系統已提升網路傳輸加密等級,IE8及以下版本將無法支援。為維護網路交易安全性,請升級或更換至右列其他瀏覽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