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命心絲蟲 東部感染率近5成!
記者 何宜/報導
所有飼主都不希望心愛的寵物生病,但寵物藥品龍馬躍公司總經理朱建信曾表示,對於跳蚤、壁蝨等體外寄生蟲的預防,飼主通常要眼見為憑才會開始使用滴劑,對於「看不見的」心絲蟲更僅有30%的飼主會事先預防。2015年首次進行台灣大規模犬貓心絲蟲盛行率研究,發現東部地區感染率最高、約近5成!
事實上,有許多飼主認為:「我的狗狗都養在家,不可能會得心絲蟲!」但蚊子很容易跟隨人類進入家中。研究也顯示,養在戶外的寵物罹患心絲蟲機率為44.9%,養在室內也有高達8.9%機率染病,證實戶外、室內皆有感染風險。
因為心絲蟲的感染是透過蚊子叮咬作為媒介,而台灣一年四季都有蚊子肆虐,且台灣常見的蚊子都能帶原,成為心絲蟲最佳的成長溫床。當心絲蟲進入狗貓體內,幼蟲成長將非常迅速,6個月即演變為15~18公分的成蟲,並經由血液循環到達肺臟,數量太多時還會跑到心臟,嚴重會導致休克、死亡。
根據獸醫內科醫學會國內最大規模的2015年寵物狗貓心絲蟲症盛行率調查研究,全台共有103家醫院參加,共檢測超過2000隻未進行預防的寵物狗,發現約每4.5隻就有1隻被心絲蟲纏身,而各縣市的感染率也略有差異:台北最低(11.3%)、花蓮最高(51.2%)!
新北市就發生過一個案例,1隻5歲的公博美狗因為出現呼吸急促的症狀,經醫師檢查才發現心臟已經佈滿心絲蟲,飼主表示2週前愛犬仍活蹦亂跳,無法想像有那麼嚴重的病情。而且,經過醫師建議,也對家中另1隻健康無異狀的狗進行篩檢,竟發現心臟中也有非常多的心絲蟲!
台北專心動物醫院主治醫師盧大立表示,目前臨床有許多心絲蟲的治療藥物及方法,但每隻寵物的反應及病況皆不同,療程相當複雜,後續治療費更可能高達上萬元,飼主還要承擔毛小孩的醫療風險。他說道,根據美國心絲蟲協會建議對抗心絲蟲的黃金準則為:首重每年定期篩檢、其次每月規律服預防藥,最後如發現感染則進行治療。各位毛爸媽們,你們清楚了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