猴硐街貓完成造冊 追查重罰棄養人
記者 黃靖雅/報導
猴硐有「貓村」美名,每年吸引無數的國內外旅客造訪,但也因此而衍生無數問題,新北市動保處為減緩居民間因貓而產生的衝突,從今年6月派員進駐猴硐至今,已完成猴硐189隻街貓的TNVR、施打疫苗和登記造冊,在TNVR過程中,日前竟意外發現,一隻特別瘦弱的街貓「小愛咪」身上已有晶片,聯繫飼主後,確定小愛咪是被飼主刻意帶到猴硐棄養。

家住汐止的邱姓飼主向動保員坦承,小愛咪原名「小乖」,從幼貓時期就被他帶回家飼養,不料家中原有的狗非常排斥小愛咪,小愛咪的到來,意外在家中引發了貓狗大戰,邱姓飼主誤以為送到動物之家會被安樂死,又聽聞猴硐有人餵貓,便把小愛咪載到猴硐拋棄。
其實貓有地域性,一隻家貓貿然闖入野貓的地盤,根本搶不到任何食物,加上猴硐遊客多、車也多,對家貓來說更是危險重重。邱姓飼主此舉除已觸犯動保法,更可能斷送一條小動物的性命。
新北市動保處動保組組長邱國皓透露,這段時間以來,確實掌握了6~7隻新面孔的貓咪,除可能是因貓村有食物,而從鄰近的地方向猴硐聚攏外,也可能是被飼主棄養,「除了小愛咪外,還有另一隻貓咪也有晶片,兩案都已判定為惡意棄養」。

由於猴硐的貓咪已經造冊完成,所有新來的貓咪,如果身上沒有晶片,行為舉止也不像家貓,會在結紮並施打疫苗、晶片後送養,不會再讓牠留在猴硐。如經動保員判定,可能是被棄養的貓咪,動保處會積極調查疑似前往侯硐棄養的車輛車號以及駕駛長相,追查出飼主。
像小愛咪這種身上已有晶片的例子,更是一定會開罰,新北市動保處處長陳淵泉表示,如果在飼養上有任何問題,應該利用「幸福轉運站」認養平台,為寵物尋找新飼主,而不是棄養,否則動保處一定會依動保法開罰3萬~15萬,呼籲飼主不要心存僥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