狗需要大後院、大空間?誤會!
特約編譯 何昱文/譯寫
常常聽到有人說,當他們不在家時,他們的狗需要一個很大的後院來活動。事實上,當你不在家時,後院裡可能有沿著圍牆跑的松鼠、圍欄處有鄰家狂吠的狗,和其他種種令人興奮刺激的事情,所以讓你的狗在這樣的環境中遊蕩,並不是最好的選擇。此外,沒有主人的引導,過多的空間和自由,可能會導致狗更加焦慮。
大多數的狗,在牠的主人離開後,並不會快樂地在大空間裡奔跑、嬉鬧。相反地,牠們會在沙發上或椅子上找到一小塊地方,窩著睡,直到主人回家。
有少數的狗,當牠們的主人離開後,可以自在的在後院遊蕩,但大多數的狗都沒有辦法這 樣。因為多數的狗無法自己很健康自在的運動,尤其當眼睛看到的、耳朵聽到的,都不能與牠們互動時,會讓牠們感到沮喪、緊張和焦慮。有些狗甚至會挖洞逃出後院,而遭遇麻煩,或被車子撞到。其他的狗,常會變成有破壞性,咬不該咬的東西,或是破壞庭院。
那些完全養在後院,不准進到房子裡的狗,往往無法與家庭的成員親近,而且不知道如何社交。牠們無從學習如何在屋子裡生活,和家裡的規矩;惡性循環下,飼主可能覺得牠們根本就不能養在家裡,事實上,這只是因為缺乏進屋子裡的機會和訓練而已。
對於那些擔心家裡沒人在時,狗會破壞家裡東西的主人,辦法是找一個比較小的地方,比如一個小房間或狗籠,讓你的狗呆在裡面。這樣,牠不會接觸到外界的刺激,並可以休息,或是放鬆地啃牠的骨頭或玩具,直到主人回到家。
許多人認為,把他們的狗局限在一個小空間是殘酷的做法,但事實並非如此。根據了解,狗是巢穴的動物,在野外,很多犬科的動物會到小洞穴去生下幼崽,或在睡覺時尋求保護。並且只要狗籠已被適當使用了一段時間,就可以讓狗感覺受到保護,而更輕鬆、幸福地窩在牠的「巢穴」裡。
你也可以用一個小房間取代狗籠,或是,如果狗已經知道家裡的規矩,就可以讓牠學習待在屋內。這樣,當你不在家時,狗就能快樂、安定的在屋中待著,直到你回到家。 譯自赫芬頓郵報(huffingtonpos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