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吳”太郎” 白天在校、晚上混夜市

記者 黃靖雅/報導

東吳大學外雙溪校區沿山建校,常有浪犬自然而然的進到校內,因校方對這些浪犬的存在持反對立場,嚴格說起來,東吳大學其實沒有「官方認證」的校犬,雖然如此,但住在校門外的「太郎」爺爺,因為十多年來幾乎天天到學校報到,仍是師生心目中認定的第一號校犬。

太郎的體重在全盛時期曾超過30公斤,雖然體型大,但因為個性溫和,極受歡迎。平常住在校外的巷子裡,由住戶阿姨固定餵食,而疫苗和固定要吃的心絲蟲藥則由東吳搖尾巴社負責。 黃靖雅/攝

親人的太郎是最資深的校犬,據說在東吳出沒已約15年,太郎白天經常進學校閒晃兼討食,不會主動撲人,但若遇到學生想跟牠玩,也幾乎從不抗拒,貪吃又懶洋洋的憨厚模樣非常討人喜歡,不過太郎的魅力可不僅只於此,牠雖然親人卻不黏人,到哪都能隨遇而安,是個瀟灑任性的男子漢。

如果有登山課全勤獎,太郎應該年年都能拿下獎盃,「每次到了登山課的時間,太郎就會自動自發出現在集合地點」東吳大學搖尾巴社幹部林慧琪表示,東吳學生和太郎的第一次親密接觸常發生在登山課,雖然太郎現在年紀大了,不像以前這麼精力旺盛,後腿也不再健壯有力,但還是非常熱衷爬山,是同學登山課時的好夥伴。

人氣歷久不衰的太郎有不少令人津津樂道的事蹟,常被學生們暱稱為太郎爺爺或太郎學長。 黃靖雅/攝

深具「學長」風範的太郎,常在校園中「護送」學生到教室上課,抵達目的地後,就會瀟灑的折返,繼續巡視校園。但據說太郎除了是東吳大學最受歡迎的校犬外,竟然還有第二個身分:當太陽下山之後,太郎就會從東吳大學移動到士林夜市,以「小黑」的身分,繼續向夜市攤販混吃混喝。

林慧琪和另一名搖尾巴社的幹部章澤貞說,「很多東吳的學生,都曾在士林夜市看過太郎,而且夜市的攤販壓根不知道牠是我們的校犬,還幫牠取名為小黑」。

今年初,太郎被社員帶去健康檢查後,發現得了心絲蟲,「太郎很討厭吃藥,會把藥藏在嘴巴裡,再趁沒人注意時吐出來」,從此餵藥就成了搖尾巴社的大工程,為了讓牠吃藥,搖尾巴社也算傷透腦筋。

林慧琪和章澤貞花了十分鐘跟太郎奮戰後,還是被牠逮到機會把藥吐出來了。 黃靖雅/攝

林慧琪笑著說,「現在牠看到我們時都只開心三秒,發現要吃藥後,就馬上夾起尾巴逃避現實」,在定時服藥後,太郎的健康狀況已獲得控制,愛戴大學長太郎的同學們可以放心,太郎還是會繼續出現在登山課擔任小助教!

所屬專案: 
本系統已提升網路傳輸加密等級,IE8及以下版本將無法支援。為維護網路交易安全性,請升級或更換至右列其他瀏覽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