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門退役賽犬沒人領養 月殺30隻
記者 呂幼綸/綜合報導
以賭場馳名的澳門,至今保留賽狗的賭盤,但每周超過90場的競速賽事,導致賽犬(Greyhound,又稱格雷伊獵犬、靈提、格力犬)耗損慘重,競速生涯平均只有2年,儘管賽狗場訂有領養辦法,但因乏人問津,只能每月安樂死約30 隻賽犬。動保團體憤怒之餘,決心發起連署活動把賽狗場送入歷史,並將於本月30日晚上舉行燭光晚會,引發世人關注。
成立超過80年的澳門賽狗場,專營合約在今年10月31日到期,許多民眾促請澳門政府趁機結束賽狗項目。反對賽狗場最力的愛護動物協會(Anima)主席馬浩賓指出,賽狗場每周進行的賽事超過90場,頻率已超出犬隻能負荷的程度,很快就負傷纍纍無法再出賽,而賽狗場只要評定犬隻沒有勝算時,就立即淘汰,另從澳洲引入新犬隻。
馬浩賓表示,目前賽狗場每月約安樂死30隻狗,只要遭到競速場淘汰,即使只有2、3歲,身體健康,也難逃過此命運,因為退役賽犬的送養計畫,已宣告失敗,雖然大費周章的經過評選和培訓,才挑出能提供領養當家犬的犬隻,但近兩年只送出2隻,其中一隻還是被賽狗場的獸醫師領養。
馬浩賓並強調,目前「狗場一年的收入,只相當於賭場4小時的收入」,對澳門經濟的貢獻微不足道,但賽狗場位於人口稠密的地區,犬隻深夜的吠叫聲常惹來居民抗議,而澳洲格力犬協會更指出澳門的賽狗設施和環境,都未達到最低標準,增加賽犬負傷率,因此日後不願再提供犬隻,所以澳門政府應該趁著專營合約到期的機會,關閉狗場,讓賽犬不需要再賣命奔馳、負傷。
為了達成這項目標,澳門愛護動物協會在今年7月還曾舉辦「國際格力犬會議」,邀集美國、英國、澳洲、香港、台灣(TSPCA)等9個組織的代表,共同討論如何終止全球的賽犬活動,並由澳門愛護動物協會結合全球另外7個有賽狗活動的地區,發起網上連署行動,目標是在今年底前收集到50萬筆簽名,而目前已收到超過33萬7000筆簽名。
擴大傳播終止賽狗的訴求,愛護動物協會將在9月30日晚間8點,於澳門政府前舉行燭光晚會,據稱全球將有10個國家同步進行。至於賽狗場一旦拆除,賽犬將何去何從? 該協會表示,已與海外動保組織協議,將共同為700隻賽犬找到新家。
「拯救Brooklyn」一頁傷心史
2011年10月,美國保護賽犬組織「GREY2K USA」到澳門賽狗場進行調查,發現一隻才3歲的雄性格力犬Brooklyn,幾乎出生不久就被賣到賽狗場,因此發起「拯救Brooklyn」的行動,希望透過領養方式把Brooklyn送回澳洲,事件引起全球動物組織關注,但狗場方面並 沒作出回應。
GREY2K USA一直爭取領養Brooklyn,直到2012年5月,Brooklyn在一次比賽中受傷,排名第六。據賽狗場網站資料顯示,Brooklyn的後腳割傷,並於6天後表 示牠已痊癒,但從此Brooklyn再沒有在賽場中現身。
7個月後,GREY2K USA去信澳門政府要求了解Brooklyn的狀況,政府回覆指Brooklyn仍活著,並已跟各單位商討領養計畫。但事實上,至今沒辦法知道Brooklyn的生死 ! 取自新生代月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