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貓顧健康 轉食再難也不怕
記者 何宜/報導
「轉食的那一年,幾乎天天上演我拿著碗追貓跑的情節。」王紹維回想起2011年底下定決心替家中4隻貓轉為濕食後,經歷過的種種挑戰仍歷歷在目,而當時會轉食的主要原因,就是他養的第一隻貓「妮妮」罹患了腎衰竭……
王紹維總共養過7隻貓,目前家裡有4隻,第一隻米克斯虎斑貓「妮妮」在他大四的時候走進他的生活,「因為開始住外面、想要有個伴,於是就去領養了貓」王紹維養貓的原因很簡單,如何跟貓相處、建立正確的飼主責任等等,都是在後來才慢慢培養的。
妮妮從幼貓開始慢慢養大,沒想到在7歲的時候發現罹患了腎衰竭,「到後來幾乎要天天打皮下、一天2次或2天3次。」當時,王紹維在因緣際會下又領養了第二隻的金吉拉「灰灰」,以及接手別人送的第三隻藍金吉拉「藍藍」。不過灰灰在絕育手術後腹部出現血塊、轉院治療後突然過世;而藍藍則是因為連獸醫師都找不出原因地一直吐、後來送去台大治療沒想到也是回天乏術。
原本的3隻貓只剩妮妮,王紹維擔心牠會孤單,正想再領養貓咪時,在家門口固定餵養的浪貓群裡,突然有一隻小黑貓就自動自發地走進家裡,於是王紹維便養了下來,取名「妙妙」。之後又陸續領養了金吉拉「娃娃」、米克斯「圓圓」以及一隻聽不見、一眼看不到的16歲老貓「龍龍」。
王紹維說,在妮妮生病時,就有想試試濕食,不過因為保持熱量攝取對腎臟病貓很重要,所以當時也沒有貿然嘗試,在妮妮過世後才下定決心要替家裡剩下的貓轉食。而王紹維建議平常、特別是決定轉食時,就要替家裡貓咪量體重,因為生病的徵兆一是體重下降、二是不吃,但對多貓或任食的家庭而言,有沒有正常吃較難觀察出來。
對於曾經歷過幫家中貓咪「轉食」的飼主來說,其中的過程一定有訴說不完的辛苦,王紹維分享,光是要找到貓咪願意吃的主食罐就費盡千辛萬苦,往往試吃包願意吃、買正常包裝時又不吃;或是這口味吃、那口味不吃,更不用提主食罐當時選擇相當少、又碰過廠商突然換工廠等等。
花了整整一年時間,貓才能每餐把罐頭吃光,沒想到後來主食罐價格不斷高漲,最後王紹維決定乾脆改換成國外品牌的生肉餐,從濕食轉換成生肉的過程意外容易,原本看似有個happy ending,卻因為發現生肉品質不穩定(參雜雞爪、脂肪混合不均勻)、又時常缺貨,最後他決定自己買肉回來做生食。
不過自製生食的事前準備、事後清理都很花時間,那時王紹維心想如果有安全可靠的來源,自己願意購買別人準備好的產品,於是就在去年中開始有自創生食品牌的念頭。原本想用人吃的原料去找代工廠生產,自己做銷售跟品牌就好。沒想到發生黑心油事件,食管法修改後規定食品工廠不能生產寵物食品,最後只好自設工廠。日前動保法寵物食品相關法規上路後,也特別將成品送去高壓殺菌,符合法規的微生物標準。
最後王紹維說,以往飼主常常是因為貓生病了才知道要讓貓吃濕/生食,但現在網路資訊發達,有很多飼主在剛開始養貓就知道要做好預防,也希望若生食的取得可以越來越方便,就能有更多飼主願意轉食,也相信如此一來對寵物的健康也更有幫助!
【教你如何替毛孩轉食】
1. 不要急著一次給一整份,如果毛孩完全沒吃過生肉,可以預期牠不會馬上接受。試著只給一點點的份量加上一些原本的食物,或是他喜歡的副食罐,慢慢地引誘他吃,直到生肉比例越佔越多,直到願意完全吃生食。
2. 不要在他不餓的時候想讓他嘗試新食物,距離他的上一餐可以稍微距離遠一點。如果原本是隨時都有乾乾可以吃的貓咪,對新食物一定更不感興趣,所以千萬要提前收起隨時吃到飽的乾乾。如果可能就讓貓咪用餐改成定時定額制,不只幫助換食,對過重的貓咪也能幫助控制體重。
3. 最後要叮嚀的是:不要讓孩子過度飢餓,一般建議貓咪不能超過24小時不進食,每天每公斤最低攝食最好能大於30大卡以免引發其他疾病。
/取自卡尼生肉餐
替貓咪轉食是條漫長艱辛的路(如果很簡單是你家的貓很愛你啊~),飼主要有心理建設,如果一開始沒有很順利,也不需要受到太大的打擊而輕言放棄,轉食的路上還是有許多貓奴正在跟你一起奮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