呵護浪犬近半世紀 柯阿嬤不改初心

志工記者 瑭芯/仁武報導

82歲的仁武狗場柯阿嬤,兩個月前才痛失老伴,也讓她目前只能獨自打理這座狗場。照顧浪犬40多年,柯阿嬤和柯阿公搬遷過4次狗場,狗隻數量也從200多隻降到50多隻,但過程中遭遇的大小難關,像是狗場因被抗議而拆遷、遭到小混混搶劫及外勞集體偷狗等等,成為阿嬤追思阿公時不可分割的記憶。

今年82歲的柯阿嬤,守護流浪狗近50年,總是洋溢著有狗萬事足的樂觀。 瑭芯/攝

阿嬤說,阿公最早時其實反對她養狗,總是說「妳甚麼都好,就是養狗不好!」多年後卻被阿嬤愛狗的心感動,而跟著一起照顧流浪狗,並且在狗場幫阿嬤蓋了2樓的小木屋,讓阿嬤可以有地方休息。阿嬤4歲時就喪母,爸爸也失明,所以小小年紀就學會自力更生,也因為從小家裡就有浪貓浪狗出入,造就她跟貓狗的深厚情感,甚至和牠們一起睡在地板上。

養狗40幾年,柯阿嬤的生活除了狗還是狗,兩年前動過白內障手術,阿嬤深感近年身體狀況一日不如一日,但依然每天一早張開眼就是餵狗、換鋪報紙、清理狗場的排泄物,再幫受傷的狗換藥,也會把狗放出來,讓牠們在狗場中僅有的小空地活動。日復一日、年復一年,儘管走得艱辛,她始終無怨無悔甘之如飴。

架高的貨櫃屋是狗狗們的糧倉,空地是志工幫狗狗們洗澡的地方。問到柯阿嬤狗場有多大?阿嬤笑著說:「ㄚ災,這是水利署的地,是分租的,就妳所看到的這麼大。」  瑭芯/攝

狗兒們吃要錢、打預防針要錢、生病看醫師要錢、往生後的焚化也要錢……,阿嬤說她不懂得上網,更不會募款,幸好有幾位富愛心的小姐常來幫忙,知道哪裡有捐贈飼料會幫忙申請,每個月過來幫狗洗澡、餵藥,讓她可以輕鬆一點點,只是有限的資源實在不夠50多隻狗的開銷,她甚至把自己唯一的收入----3000元老人年金,也都用在狗身上,日子固然艱困,但阿嬤只要看到這群毛孩子健康、活潑,就笑得開懷。

蘇迪勒颱風把阿公幫阿嬤蓋的小閣樓完全摧毀,平常會上樓陪阿嬤午休的這對姐妹花,上不了樓,只能睡在樓梯口。 瑭芯/攝

最無奈的遭遇,是一些外勞知道只有她一位老人家在打理,竟盯上狗場。曾有十幾個外勞大膽的聯手在狗場外學狗叫,誘狗、捕狗,甚至當場打死狗,阿嬤眼睜睜看著所養的寶貝被外勞抓走,卻因沒有支援人手而無可奈何。

隨著年歲漸增,加上經費資源不足,在阿公過世前,兩位老人家就開始控制狗場的收容隻數,舊成員被領養或老死病亡後,不再輕易收容,才能把狗隻減到現有的50隻左右,但阿嬤還是會在狗場周邊餵養無法收編的流浪狗

阿嬤歡迎喜歡狗的朋友,常來狗場陪狗玩,更希望大家別忘了柯阿嬤狗場也開放認養。這裡的每一隻狗都很友善,雖然住的是狗籠,但全都是開著籠門自由進出。 瑭芯/攝

訪談中,阿嬤問起記者怎麼來的,聽到捷運,阿嬤說至今還沒搭過捷運;就連離狗場很近的澄清湖,也從沒去過,頂多在外圍餵餵流浪狗,還常被周邊攤販警告不准餵食。跟阿嬤提議改天去澄清湖走走逛逛好嗎?卻見阿嬤連忙回應 : 我怎麼能放下這些狗呢?

照顧狗場和養一兩隻寵物狗的差別很大,除了體力、金錢,更重要是要有愛心、耐心,才能扛起照顧狗場的責任,所以柯阿嬤至今仍在慎重物色接班人選,不敢隨便讓人接手,怕狗被利用來募款卻沒獲得妥善照料,更怕狗場不幸淪為浪犬煉獄

被蘇迪勒颱風吹掉的屋頂,現在只能用塑膠布蓋著,但只要雨一來,狗場內部就跟著下雨,目前已籌到修繕費,希望改建後能讓狗兒有較舒適的環境。  瑭芯/攝

82歲的高齡仍親力照顧著狗場裡的每隻狗,幸而女兒捨不得她這麼辛苦,會抽空來幫忙打掃環境;本來在大陸工作,回台灣調養身體的二兒子,也會來狗場幫忙,但兒女都有自己的事業,不可能接管狗場。柯阿嬤想到狗場的未來,目前仍只能走一步算一步,祈求出現和自己一樣愛狗的接班人!

我們很乾淨! 阿嬤會幫我們洗澡,投藥,打預防針和結紮,歡迎來看我們;如果您有舊報紙,二手衣物或棉被、床巾、床套和窗簾,都可以捐給我們喔。也歡迎捐贈飼料。我們有一個公開社團裡面有我們的消息喔!

 

看志工為仁武柯阿嬤製作的影帶:

所屬專案: 
本系統已提升網路傳輸加密等級,IE8及以下版本將無法支援。為維護網路交易安全性,請升級或更換至右列其他瀏覽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