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隻禁掛牛鈴 德國動保人摃上酪農

記者 呂幼綸/綜合報導

不少到瑞士旅遊的民眾,會刻意買回民俗藝品「牛鈴」當紀念品,以保留對阿爾卑斯山脈的牛群和叮噹鈴聲的美好記憶。不過繼瑞士愛護動物人士要求取掉乳牛頸上的牛鈴之後,德國動保團體日前也點名巴伐利亞地區的農戶,應該取下牛鈴,讓牛隻平靜過日子!

德國保護動物聯盟(The German Animal Protection Federation)日前要求全面去除牛隻頸上的牛鈴,因為鈴鐺的重量和響聲,都讓牛受到極大的痛苦。言論一出,當然立即遭到反彈,巴伐利亞農業廳廳長說,牛鈴不重、聲音也不刺耳,不可能對牛有不良影響,當地農民更表示,牛鈴是傳統文化的象徵,少了就沒特色,所以他們絕不會取下

德國保護聯盟巴伐利亞分會會長Nicole Bruhl也反擊,農戶用「傳統」做理由,來抵制動物福利,是不該被允許的;她表示現在已有衛星定位系統,給牛戴上GPS項圈,不會有找不到的問題,實在不需要再靠牛鈴的聲音來找牛。

牛鈴的大小和重量不一,怎樣才能不損害牛的聽力、不干擾生活?專家或許應找出標準答案。 取自網路

2014年,瑞士的蘇黎士聯邦理工學院(Swiss Federal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in Zurich,簡稱ETH) 就公布了一項研究結果,指出牛鈴會損傷乳牛的聽力,並影響牠們的生活。這項研究觀察了100頭掛著12磅(約5公斤)重牛鈴的乳牛,發現牛鈴的叮噹聲達到100~113分貝,而瑞士法律允許的分貝數不過是85分貝,掛牛鈴的牛隻不僅嚼食食物的時間短,頭也垂得比較低。這項研究仍無法精準結論到底是牛鈴的響聲或重量,影響了牛的生活習慣。

牛鈴的響聲到底有多干擾人? 中央社8月13日的報導指出,蘇黎士上訴法庭裁決1名酪農夜間須把牛頸上的鈴鐺拿掉,因為牛鈴的鈴聲,讓鄰居整夜難眠,而鄰人早在4年前就向鎮公所抱怨了。

無奈酪農不服鎮公所要求夜間摘下牛鈴,去年底告到上訴法院,結果上訴法院在實際勘查後發現,「即使距離80公尺之外,噪音公害還是很大」,在8月初裁決,牛隻在晚間10時至隔天清晨7時,不得配戴牛鈴。

牛隻的聽力比人敏銳,人都受不了的噪音,就卻發生在牛隻的耳邊,你說牠們該不該掛牛鈴呢?

牛鈴的高分貝噪音,人都受不了,那麼整天在耳畔響著鈴鐺聲的牛呢?  取自網路

 

所屬專案: 
本系統已提升網路傳輸加密等級,IE8及以下版本將無法支援。為維護網路交易安全性,請升級或更換至右列其他瀏覽器。